预混料需要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7
预混料作为饲料生产的核心原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专业检测需涵盖营养成分分析、重金属残留、微生物指标及添加剂合规性等关键项目。通过标准化方法对维生素、微量元素、黄曲霉毒素等参数进行精准测定,确保产品符合GB21694-2008等国家强制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预混料质量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营养成分分析:维生素A/D3/E/K3含量测定;铁/锌/铜/锰/硒等微量元素定量分析;氨基酸组成及有效赖氨酸含量
重金属污染检测:铅/镉/汞/砷总量及无机砷形态分析;铬(VI)特异性检测
微生物指标控制: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定量培养;霉菌总数及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同步测定
添加剂合规性验证:抗氧化剂(BHT/BHA)残留量;防霉剂(丙酸钙)有效成分;药物添加剂种类及剂量核查
物理特性测试: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混合均匀度(CV值);静电吸附特性(表面电阻率)
检测范围
预混料质量管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原料级检测:载体物料(石粉/沸石粉)重金属本底值;微量元素原料(硫酸亚铁/氧化锌)纯度验证
生产过程监控:混合均匀度动态抽检;热敏物质(维生素C)加工稳定性测试
成品质量评价:货架期加速试验(40℃/75%RH);包材阻隔性能(氧气透过率)验证
:与全价饲料配伍稳定性;高温制粒耐受性(维生素保留率)测试
特殊品类专项检测:水产预混料水溶性指标;反刍动物预混料尿素酶活性控制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建立三级方法体系:
营养成分测定: GB/T 17812-2008 维生素E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3885-2017 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 AOAC 994.12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 GB 13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配套方法 SN/T 3864-2014 出口饲料中铬形态分析(HPLC-ICP-MS) GB 5009.22-2016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法
: NY/T 723-2003 饲料中乙氧基喹啉测定 ISO 6867:2000 饲料抗氧化剂气相色谱法 GB/T 19371.2-2003 饲料中杆菌肽锌检测
: GB/T 5918-2008 饲料混合均匀度甲基紫法 ASTM D8090-17 激光粒度分布测定 ISO 287:2017 包材水分渗透率测试
检测仪器
现代化实验室配置专业分析系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 微波消解工作站(密闭式)
: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系统(GPC)
: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实时荧光PCR仪(致病菌快速筛查)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设施
: 激光粒度分析仪(湿法/干法双模) 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仪(NIRS) 恒温恒湿加速老化试验箱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