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黄连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7
胡黄连检测是保障中药材质量与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其有效成分、污染物及理化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核心检测项目包括胡黄连苷含量测定、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及微生物限度等,需依据《中国药典》等标准规范实施。本文系统阐述检测技术要点与实施路径。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胡黄连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指标:
有效成分含量:重点测定胡黄连苷Ⅰ(PicrosideⅠ)与胡黄连苷Ⅱ(PicrosideⅡ)的定量分析
重金属残留: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五项限量指标
农药残留: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58种农残筛查
微生物指标: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控制
理化性质:水分含量(≤12.0%)、灰分(总灰分≤8.0%,酸不溶性灰分≤3.0%)、浸出物(≥20.0%)
检测范围
适用样本类型涵盖四大类:
原药材:整株或切片样本的基源鉴定与质量分级
饮片制品:炮制加工后的性状鉴别与成分稳定性评估
提取物产品:标准化提取物的含量均匀度与纯度分析
成药制剂:含胡黄连成分的胶囊、片剂等剂型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检测方法
标准化分析方法体系包含:
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4.6×250mm,5μm),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nm
GC-MS法: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从80℃至300℃,EI离子源70eV模式进行农残筛查
ICP-MS法:氦气碰撞模式测定重金属元素,采用Rh内标校正基体效应
微生物培养法
分光光度法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配置包含以下设备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微生物安全柜
微波消解仪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
冷冻干燥机
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注:所有方法均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通则及《美国药典》USP-NF 43版相关章节要求。
执行标准体系包含但不限于:
GB 5009.2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GB/T 19557.27-2018 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
ChP 2020 四部通则<0212>/<0511>/<1107>
ISO 17025:2017 检测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条款5-7章规定事项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