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法饰品有害元素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光谱法作为饰品有害元素检测的核心技术手段,通过非破坏性分析实现铅、镉、镍等8种高风险重金属的精准定量。本文依据GB28480-2012《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及欧盟REACH法规要求,系统阐述检测项目的毒理学依据、材料适用性范围以及XRF与ICP-MS联用技术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饰品有害元素检测涵盖总量与迁移量双重指标体系。总量检测针对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砷(As)、锑(Sb)、硒(Se)、钡(Ba)8种重金属的全含量测定;迁移量检测依据EN 1811:2011标准模拟人体汗液环境下的溶出浓度。其中铅含量限值严格控制在≤1000mg/kg(总量)与≤0.05μg/cm2/周(迁移量),镉的限量要求更为严苛(≤100mg/kg)。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三类材质体系:1.金属基材包括贵金属合金(K金、铂合金)、贱金属(铜锌合金、不锈钢)及电镀层;2.非金属材质涵盖塑料(PVC、ABS)、橡胶(硅胶、TPU)及陶瓷釉料;3.表面处理物质如油漆涂层、UV固化树脂等。具体产品类别包含:颈部/手部/足部首饰(项链、手链、脚链)、穿刺饰品(耳钉、脐环)、儿童饰品及服装配饰(金属纽扣、拉链头)。
检测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作为初筛手段执行EN 12472:2020前处理程序:将试样置于40℃恒温箱中老化24小时后进行表面扫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用于总量测定:样品经微波消解仪(硝酸-氢氟酸体系)完全分解后测定特征谱线强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应对痕量元素检测需求:采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ArCl+对As测定的干扰,检出限可达0.01μg/L。
检测仪器
1.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配备Rh靶X光管(50kV/100μA),硅漂移探测器分辨率≤140eV;2. 微波消解系统:采用TFM材质消解罐,最高耐受压力800psi;3. 四级杆质谱仪:配置碰撞反应池技术(He/H2模式),质量数范围2-260amu;4. 迁移量测试装置:包含pH=5.5的人工汗液恒温振荡器(温度精度±0.5℃),配备0.45μm孔径滤膜的前处理组件。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