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用菌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7
鲜食用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重点针对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核心指标进行专业分析。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与精密仪器配合,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行业规范要求。本文系统阐述关键检测项目、适用品种范围、主流技术方法及专用设备配置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鲜食用菌核心检测体系包含五大类23项指标:
重金属残留:铅(Pb)、镉(Cd)、汞(Hg)、砷(As)总量及无机砷形态分析
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敌敌畏、毒死蜱等)、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共18种常见农残筛查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
理化特性:水分含量测定(≤91%)、蛋白质含量分析(≥1.5g/100g)
感官评价:色泽均一性评估、异味识别及杂质检出率统计
检测范围
分类维度 | 具体内容 |
---|---|
品种覆盖 | 香菇(Lentinula 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等7大类32个亚种 |
产品形态 | 新鲜采收品(含水率≥85%)、初级干制品(含水率≤13%)、预包装即食产品 |
流通环节 | 生产基地初检、批发市场抽检、商超终端复检及电商平台溯源检测 |
特殊需求 | 有机认证产品附加214项禁限用物质筛查、出口产品符合欧盟(EC) No 1881/2006标准验证 |
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2017),检出限达0.01mg/kg级
农残分析:基于QuEChERS前处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3-2018),可同时测定56种化合物
微生物检验
水分测定
蛋白质分析
检测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配备石墨炉及火焰原子化系统,波长范围190-860nm,RSD≤1.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质量数范围10-1050amu
实时荧光PCR仪
96孔模块设计,温控精度±0.1℃,支持多重病原菌同步检测
微波消解系统
40位高通量反应罐,最高温度300℃,压力范围0-150bar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蒸馏速率<5min/样,氮回收率≥99.5%,滴定分辨率0.01mL
低本底γ能谱仪
高纯锗探测器(相对效率≥40%),用于放射性核素铯-137筛查
*所有实验过程均执行CNAS-CL01:2018体系要求,数据有效性经三水平质控验证。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