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品成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3
日化品成分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合规,重点关注重金属、微生物、防腐剂等关键指标的定量分析。专业检测涵盖原料筛查、成品验证,遵循严谨的国际和国家标准,排除有害物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安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重金属含量检测:测定铅、汞、砷、镉等元素浓度,检测限低至0.1ppm,定量精度±5%。
微生物污染检验:评估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水平,检出限为10CFU/g,符合无菌要求。
防腐剂残留分析:定量甲醛、苯甲酸、尼泊金酯类含量,检测范围0.01-1000mg/kg,误差±3%。
表面活性剂浓度测定:测量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百分比,精度±0.5%,覆盖0.1-99%范围。
pH值稳定性测试:评估产品酸碱度变化,检测范围pH1-14,分辨率0.01单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筛查:识别甲醛、乙醇等VOC含量,检出限0.05ppm,动态范围0.1-1000ppm。
香料成分安全性评估:分析潜在致敏原如香豆素浓度,定量限0.02%,重复性RSD<2%。
色素合规性检测:验证合成色素如靛蓝含量,检测精度±0.1%,范围0.001-10%。
乳化剂稳定性测试:测定乳化体系分离率,参数包括离心后沉降量,精度±0.5%。
抗氧化剂有效性分析:评估BHA、BHT等抗氧化剂量,检测限0.01mg/kg,线性范围0.05-100mg/kg。
紫外吸收剂残留检验:测量紫外线过滤剂如氧苯酮浓度,检出限0.05μg/g,误差±5%。
甲醛释放量监测:评估缓慢释放甲醛水平,检测范围0.01-10mg/kg,灵敏度±0.001mg/kg。
防腐效能挑战试验:测定产品抗菌能力,参数包括抑菌率,精度±1%,覆盖99%微生物种类。
过敏原筛查:识别常见致敏成分如坚果蛋白,检测限0.001%,特异性>95%。
检测范围
护肤品:包括面霜、精华液、防晒霜等,检测保湿剂、抗氧化剂及稳定性。
洗涤用品:如洗衣液、洗碗剂、肥皂等,评估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去污力。
彩妆产品:口红、眼影、粉底等,分析色素合规性和重金属残留。
洗发护发剂:洗发水、护发素等,验证pH值和防腐剂安全性。
牙膏漱口水:口腔护理产品,检测氟化物含量和微生物水平。
婴儿护理品:婴儿湿巾、润肤露等,筛查过敏原和刺激性成分。
香水香氛:液体和固体香氛,评估香料致敏性和VOC释放。
家用清洁剂:厨房清洁剂、地板蜡等,测定腐蚀性和环保性指标。
染发剂:永久和半永久染发产品,分析苯二胺类化合物浓度。
防晒产品:防晒霜和喷雾,验证紫外吸收剂效能和稳定性。
湿纸巾:个人清洁湿巾,检验防腐剂添加量和微生物控制。
毛发定型产品:发胶、摩丝等,测量聚合物残留和挥发性。
剃须产品:剃须膏、须后水等,评估pH值和皮肤刺激性。
沐浴露:沐浴液和泡泡浴,测试表面活性剂比例和泡沫稳定性。
检测标准
ISO22716化妆品良好生产规范指南,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GB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规定重金属、微生物限值。
ASTMD1173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测试标准。
ISO24444防晒产品SPF值测定方法。
GB/T26513洗涤用品去污力评估规范。
ISO21149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通用方法。
GB/T34819牙膏氟化物含量检测标准。
ASTME1618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程序。
ISO10993生物相容性测试系列,用于皮肤接触产品。
GB/T13531化妆品pH值测定方法。
ISO11930防腐效能评估指南。
GB/T29665护肤乳液稳定性测试标准。
ISO24442化妆品光毒性试验规范。
GB/T34820染发剂中禁用物质筛查方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于定量分析防腐剂、色素和活性成分,分离精度达0.01ng。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筛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香料成分,灵敏度可达0.001ppm。
原子吸收光谱仪:精确测定重金属元素如铅、汞,检测限低至0.1pp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防晒剂吸收率和色素浓度,波长范围190-1100nm。
微生物培养箱:进行细菌和霉菌计数,温度控制精度±0.5°C。
pH计:评估产品酸碱度稳定性,分辨率0.01pH单位。
离心稳定性测试仪:检测乳液和悬浮液分离,转速范围0-10000rp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鉴定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结构,波数精度±1cm⁻¹。
粘度计:测定液体产品流动特性,精度±0.5%,覆盖1-100000cP范围。
加速老化试验箱:模拟产品储存条件,温度湿度控制±1°C/RH%以内。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