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成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4
药用成分检测是确保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关键环节,涉及对活性药物成分、杂质、残留物及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核心检测要点包括含量测定、纯度分析、微生物检测及合规性验证,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内标准以实现精准质量控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量化药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浓度,检测范围0.01-100mg/mL,精度±0.5%。
杂质残留分析:识别并定量相关杂质如降解产物,检出限0.1μg/g,符合ICH Q3A规范。
重金属含量检测:测定铅、砷等有害金属,测量范围0.1-10ppm,使用ICP-MS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评估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量,标准限度≤100CFU/g,适用药典通则。
水分含量测定:Karl Fischer法确定湿度,精度±0.05%,范围0-100%。
溶解性测试:分析药物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解速率,时间分辨率0.1秒。
稳定性试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监测成分变化,周期长达24个月。
均匀性评估:验证片剂或粉末中成分分布,偏差<5%。
生物活性测定:通过细胞培养法评估药物效力,IC50值0.1-100μM。
残留溶剂检测:识别有机溶剂如甲醇,检出限0.01ppm,符合USP<467>。
pH值测定:评估溶液酸碱度,精度±0.01单位,范围1-14。
黏度测试:测量液体药物流动特性,剪切速率范围0.1-1000s⁻¹。
粒度分布分析:确定颗粒大小,D50值0.1-100μm,激光衍射法。
热稳定性测试:DSC法检测熔点和分解温度,升温速率10°C/min。
抗氧化剂含量:HPLC法量化如BHT,精度±0.1%,范围0-5mg/g。
有效成分释放速率:模拟胃肠道环境,时间曲线0-24小时。
包装材料迁移物:评估塑料中化学物渗出,检出限0.1μg/L。
检测范围
中药材及提取物:检测人参皂甙等有效成分浓度,适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西药固体剂型:片剂、胶囊中API含量分析,确保剂量准确性。
生物制品:疫苗与单克隆抗体纯度评估,覆盖稳定性测试。
保健品及营养补充剂: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测定,符合膳食标准。
化妆品药用成分:防晒剂及抗氧化剂检测,聚焦安全限值。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如苯甲酸浓度分析,确保合规添加。
兽药制剂:动物用药中活性物测定,包括残留检测。
药用辅料:填充剂与粘合剂杂质筛查,保障制剂安全。
药品包装材料:塑料瓶迁移物检测,防止有害物渗出。
环境样品:水体中药残留监控,如抗生素污染。
纳米药物载体:粒子尺寸与分布测试,优化递送效率。
注射剂与输液:无菌性及内毒素检查,符合药典要求。
植物源性药物: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支持天然产品开发。
基因治疗载体:病毒载体纯度分析,确保生物安全。
外用制剂:膏剂与乳液中成分均匀性评估。
复方药物:多组分交互作用测试,验证配方稳定性。
检测标准
ISO 17025:2017: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涵盖测试与校准。
ASTM E2694-21:药用成分标准测试方法指南。
GB/T 5009.28-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残留药物检测。
ISO 10993-1:202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通则。
GB 5009.11-2024: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检测方法。
ICH Q2(R1):分析方法验证国际协调指南。
USP<467>:残留溶剂控制药典标准。
GB/T 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ISO 21527-2:2010:微生物检测通则。
EP 2.2.40:欧洲药典中近红外光谱法规范。
GB/T 14769-2022: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
ASTM D7963-21:溶解性测试标准。
ISO 2859-1:1999:抽样检验程序规范。
GB 5009.3-2023: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
ICH Q1A(R2):药品稳定性试验指南。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和定量活性成分,配备UV检测器,分辨率0.01mg/mL。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性杂质残留,检出限0.01ppm,支持多组分筛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以确定浓度,波长范围190-900nm,精度±0.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微量元素如重金属,灵敏度ppt级,适用广泛基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鉴别化合物结构,波数范围4000-400cm⁻¹,快速筛查。
Karl Fischer滴定仪:精确测定水分含量,精度±0.05%,集成自动进样。
微生物培养箱:进行限度检查,温控范围20-40°C,支持CO2调节。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评估热稳定性,升温速率0.1-100°C/min,熔点精度±0.5°C。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颗粒分布,粒径范围0.01-3500μm,动态光散射法。
自动滴定系统:pH与酸碱度测试,电极精度±0.001,支持连续监测。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