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4
地骨皮检测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涉及多项理化、安全和成分分析指标。检测要点包括水分、灰分、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微生物限量、活性成分含量等参数,确保药材符合药典标准和安全规范。专业检测基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方法,保障产品有效性和使用安全。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分含量:测定药材中水分百分比,参数范围≤12%,采用烘干法控制药材稳定性。
总灰分:检测无机残留物总量,参数范围≤8%,评估药材纯度和加工残留。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不溶于酸的灰分含量,参数范围≤2%,识别硅酸盐等杂质。
重金属残留:分析铅、镉、砷含量,参数限值铅≤5mg/kg、镉≤0.3mg/kg、砷≤2mg/kg,保障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检测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参数限值DDT≤0.1mg/kg、六六六≤0.1mg/kg,防止化学污染。
微生物限量:评估细菌总数和霉菌,参数范围细菌≤1000 CFU/g、霉菌≤100 CFU/g,控制卫生风险。
黄曲霉素:测定B1毒素含量,参数限值≤5μg/kg,避免霉菌毒素危害。
活性成分含量:分析甜菜碱和枸杞多糖,参数范围甜菜碱≥0.5%、多糖≥2%,确保药理功效。
DNA条形码鉴定:验证物种真实性,参数匹配度≥99%,防止掺假和误用。
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或醇溶性提取物,参数范围≥20%,评估药材利用率。
pH值:检测水提取物酸碱度,参数范围5.0-7.0,监控加工稳定性。
挥发性物质:分析挥发油含量,参数范围≥0.5%,评价药材香气成分。
酸值:测定游离酸含量,参数范围≤10 mg KOH/g,控制氧化变质。
过氧化值:评估油脂氧化程度,参数范围≤10 meq/kg,确保储存安全。
检测范围
中药材原料:新鲜或干燥地骨皮根皮,用于批发和初加工质量控制。
中药饮片:切割炮制后的地骨皮产品,确保饮片规格和安全性。
中成药制剂:含地骨皮成分的丸剂、颗粒和汤剂,监控有效成分含量。
保健品:地骨皮提取物胶囊和粉剂,保障功能成分达标。
功能性食品:添加地骨皮的饮料和零食,控制添加剂安全限量。
化妆品原料:用于护肤霜和精华液的地骨皮提取物,检测重金属和微生物。
研究用标准品:实验室对照样品,验证分析方法和准确性。
进出口贸易样品:海关抽查的地骨皮货物,符合国际检疫标准。
种植基地监控:采收前样品,评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
库存老化样品:长期储存产品,检测水分和氧化指标。
加工中间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监控杂质和成分一致性。
消费者投诉样品:市场退回产品,分析安全风险和真伪。
药房零售产品:包装成品,确保标签符合性。
环境监测样品:种植土壤和水源,评估重金属累积。
检测标准
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范。
GB/T 5009.19-2008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标准。
中国药典(ChP)2020版 地骨皮项下专属性检测方法。
ISO 6579-1:2017 食品和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国际标准。
ISO 4833-1:2013 微生物学 细菌计数通用指南。
USP <561> 美国药典 中药材杂质检测通则。
EP 10.0 欧洲药典 植物药材质量控制规范。
ISO 17025:2017 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GB/T 22244-2008 保健食品中多糖测定方法标准。
ISO 21571:2005 食品中转基因生物分子检测标准。
GB 4789.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霉菌和酵母计数方法。
ISO 16000-7:2007 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指南。
检测仪器
电子天平:精度±0.1mg,用于精确称量样品,确保检测重复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用于定量分析活性成分如甜菜碱,功能为分离和测量化合物浓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用于检测农药残留和挥发性物质,功能为高灵敏度定性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采用火焰或石墨炉法,用于测定重金属如铅和镉含量,功能为元素精准检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100nm,用于测量多糖和总酚含量,功能为吸光度定量分析。
PCR仪:支持实时荧光定量,用于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真实性,功能为分子生物学验证。
微生物培养箱:温度控制±1°C,用于培养细菌和霉菌,功能为微生物限量计数。
水分测定仪:卤素加热方式,用于快速测定水分含量,功能为高效湿度分析。
灰分测定炉:高温马弗炉,用于灼烧样品测定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功能为无机残留检测。
pH计:电极精度±0.01,用于测量提取物酸碱度,功能为监控化学稳定性。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