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7
茶馆检测涵盖环境安全、器具卫生及茶叶品质等关键领域。专业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茶具材质安全性等参数,依据国家标准与国际规范执行。重点保障茶汤饮用安全性和场所环境健康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微生物总数检测:测定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含量,执行GB4789.2标准,培养温度36±1℃,报告单位为CFU/g
重金属残留检测:铅、镉、砷、汞元素分析,采用GB5009.12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0.01mg/kg
农药残留筛查: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356种农残检测,依据GB23200.121标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茶多酚含量测定:福林酚比色法,检测波长765nm,测量范围0.05-0.8mg/mL,符合GB/T8313规定
茶具溶出物检测:4%乙酸浸泡液重金属迁移量,ISO4531标准,恒温60℃±2℃持续24小时
环境甲醛浓度: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采样流速0.5L/min,GB/T18204.2标准限值0.08mg/m³
茶叶水分含量:105℃恒重法,精度±0.2%,GB/T8304要求绿茶≤7.0%
茶汤浊度检测:散射法测定,NTU计量单位,ISO7027标准规定阈值≤5NTU
器具表面洁净度:ATP生物荧光检测,RLU值≤200为合格,参照GB14934附录B
空气微生物采样:撞击法采集浮游菌,培养皿直径90mm,GB/T18883限值2500CFU/m³
茶水pH值检测:电极法测定范围0-14,精度±0.01,绿茶标准值5.5-7.0
荧光增白剂筛查:紫外灯365nm波长检测,GB/T27717规定不得检出
咖啡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73nm,RSD<2%
检测范围
茶叶原料检测: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干茶农残及重金属污染筛查
茶具安全性检测:紫砂壶、陶瓷杯、玻璃茶具的铅镉溶出量验证
冲泡用水检测:pH值、电导率、余氯等指标,符合GB5749饮用水标准
茶点食品安全:茶食糕点微生物指标及添加剂合规性检测
环境空气质量:甲醛、TVOC、PM2.5等参数,执行GB/T18883标准
消毒柜效能验证:紫外线强度≥70μW/cm²,温度监测点≥120℃
从业人员手部卫生:大肠菌群现场采样,符合GB14934手部菌落要求
清洁剂残留检测:餐具表面阴离子洗涤剂残留,限值0.1mg/100cm²
贮存环境监测:茶叶仓库温湿度记录,霉菌滋生风险预警
消毒毛巾检测:细菌总数≤200CFU/g,不得检出致病菌
工作台面洁净度:接触皿培养法,菌落总数≤100CFU/cm²
通风系统检测:换气次数≥5次/小时,风口风速0.3-0.5m/s
检测标准
GB/T23205茶叶中448种农药残留测定
ISO3103茶汤制备国际标准方法
GB4806.4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1820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ISO7218食品微生物学检测通则
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测定
ISO4833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
GB31604.8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试验
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ISO21527酵母和霉菌计数标准
检测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检出限达ppb级,配置石墨炉自动进样系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农残筛查核心设备,配备DB-5MS色谱柱,扫描范围50-550m/z
恒温恒湿培养箱:微生物培养专用,温度控制±0.5℃,湿度范围30-95%RH
紫外分光光度计:茶多酚含量分析,双光束设计,波长精度±0.3nm
ATP荧光检测仪:表面洁净度现场检测,3秒读取RLU值,检测下限0.1fmol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空气悬浮粒子监测,0.3μm粒径分辨率,流量28.3L/min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茶水酸度检测,pH电极自动温度补偿,精度0.001pH
微波消解仪:样品前处理设备,40位高通量转子,温度控制±1℃
红外热成像仪:消毒设备温度场分布扫描,热灵敏度0.05℃,空间分辨率1.36mrad
离子色谱仪:阴离子洗涤剂残留分析,电导检测器,保留时间重复性0.1%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