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磨擦检测
发布时间:2025-09-24
抗磨擦检测是评估材料表面抵抗机械磨损能力的关键测试方法。该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摩擦工况,量化材料的磨损量、摩擦系数及耐久性,为产品选材和质量控制提供客观数据支撑。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国际与国家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线性磨损率测定:通过测量材料在特定载荷与摩擦行程下的体积或质量损失,计算单位摩擦距离的磨损量,用于量化材料的抗磨损性能。
摩擦系数动态监测:在摩擦过程中实时采集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分析其随时间或循环次数的变化趋势,评估材料摩擦行为的稳定性。
磨痕形貌分析:利用显微观测手段检查摩擦后材料表面的磨痕宽度、深度及损伤特征,判断磨损机制如磨粒磨损或粘着磨损。
特定磨损量测试:在规定载荷、速度及摩擦副条件下,测定材料经历固定摩擦周期后的质量损失,评价其短期抗磨能力。
往复摩擦耐久性:模拟往复运动工况,测试材料在长期循环摩擦后的性能衰减程度,评估其使用寿命。
润滑条件下耐磨性:在施加润滑剂的条件下进行摩擦测试,分析润滑状态对材料磨损率与摩擦系数的影响。
高温摩擦性能测试:在 elevated temperature 环境下进行摩擦试验,评估材料在热工况下的抗磨擦性能变化。
多周期阶梯载荷测试:采用逐步增加载荷的方式进行多周期摩擦,测定材料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抗磨性能临界值。
对磨材料兼容性:测试材料与特定对磨副配对时的磨损行为,评估材料配副的摩擦学兼容性与相互影响。
表面涂层附着力评估:通过摩擦测试检验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判断涂层抗剥落与抗剪切能力。
检测范围
金属结构材料:用于机械传动部件如轴承、齿轮的合金钢与有色金属,其抗磨性能直接影响设备寿命与可靠性。
高分子聚合物:包括工程塑料与高分子复合材料,常用于制造耐磨衬套、滑块等需低摩擦系数的部件。
表面处理涂层:通过热喷涂、电镀或气相沉积制备的耐磨涂层,如硬质合金涂层或类金刚石薄膜。
陶瓷及陶瓷复合材料:适用于高温、高速或腐蚀环境下的耐磨部件,如密封环与切削工具。
润滑材料:包括固体润滑剂与自润滑材料,用于减少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与磨损。
橡胶与弹性体:应用于密封件、轮胎等动态接触部件,需评估其抗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性能。
复合材料层压结构:由纤维增强与树脂基体构成的层合材料,需测试面内与层间抗摩擦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兼具橡胶弹性与塑料加工性的材料,用于需耐磨性与柔韧性结合的场合。
粉末冶金材料:通过粉末成型与烧结制备的多孔或致密材料,常用于制造含油自润滑轴承。
光学功能涂层:应用于镜头、显示屏幕表面的抗刮擦涂层,需评估其抗微小划痕的能力。
检测标准
ASTM G99-2017 JianCe Test Method for Wear Testing with a Pin-on-Disk Apparatus:规定了使用销-盘式试验机进行材料磨损测试的通用方法,涵盖试样制备、测试参数与结果报告要求。
ASTM D1044-2013 JianCe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Transparent Plastics to Surface Abrasion:针对透明塑料表面抗刮擦性能的测试标准,采用旋转磨耗仪与雾度变化评估耐磨性。
ISO 18535-2016(E) Diamond-like carbon films — Determination of friction and wear characteristics:类金刚石薄膜摩擦磨损特性的国际标准测试方法,明确薄膜与对磨球的测试条件与评价指标。
ISO 1518-1:2019 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scratch resistance — Part 1: Constant loading method:漆膜与涂层抗划伤性能测试方法,规定恒定载荷下划针划擦涂层的试验程序。
GB/T 12444-2006 金属材料 磨损试验方法 环块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环-块摩擦副磨损试验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在滑动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对比。
GB/T 3960-2016 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塑料及复合材料与金属对磨时滑动摩擦系数与磨损量的标准测试方法。
GB/T 1768-2006 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 旋转橡胶砂轮法:采用旋转磨耗仪与标准砂轮评估涂层耐磨性的中国国家标准。
检测仪器
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由加载系统、旋转主轴与摩擦力测量单元组成,可实现固定销试样与旋转盘试样的接触摩擦,用于测定材料在滑动工况下的摩擦系数与磨损量。
往复式摩擦试验机:通过直线电机或曲柄机构驱动摩擦副进行往复运动,模拟往复滑动工况,适用于评估材料在短行程频繁摩擦下的耐久性。
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模块化设计的多功能试验平台,可配置环块、球盘等多种摩擦副夹具,支持不同运动形式与环境模拟,用于多工况摩擦学性能研究。
表面轮廓测量仪:采用触针或光学非接触式扫描方式,精确测量摩擦前后材料表面的二维或三维形貌,用于计算磨痕深度、宽度及体积损失。
旋转磨耗仪:通过负载臂施加恒定载荷使试样与旋转磨轮接触,经规定圈数摩擦后以质量损失或透光率变化评价材料耐磨性,适用于塑料、涂层与纺织品。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