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光密度测定方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比光密度测定是通过光学原理定量分析物质浓度或分散相含量的标准化方法。本文依据ISO14891:2017与ASTME275-08等国际标准,系统阐述该方法在生物制剂、纳米材料及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要点,重点解析分光光度法、浊度法两类核心技术的实施规范与仪器参数控制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比光密度测定主要应用于以下三类检测需求:
生物制剂分析:蛋白质浓度(OD280)、核酸纯度(OD260/280)、细胞培养液浊度(OD600)
纳米材料表征:量子点分散度(350-800nm)、金属纳米颗粒聚集指数(UV-Vis全波段扫描)
环境污染物检测:水体悬浮物浓度(OD550)、气溶胶吸光度(近红外波段)
检测范围
样品类型 | 适用波长范围 | 检出限要求 |
---|---|---|
透明液体 | 190-1100nm | ≥0.001 Abs单位 |
半透明胶体 | 400-900nm | ±2%重复性误差 |
固体粉末分散液 | 200-2500nm | 粒径>50nm可检 |
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参照ISO 14891:2017)
基线校正:使用空白溶剂进行全波长扫描校正
样品制备:液体样品需经0.22μm滤膜过滤除杂
比色皿选择:石英材质用于UV区(<340nm),玻璃材质用于可见光区
数据采集:在特征吸收峰±5nm范围内取三点测量均值
浊度法(参照ASTM E275-08)
散射光测量:固定入射光波长(860nm),90°散射角检测
标准曲线建立:使用Formazine标准液建立NTU-Abs换算模型
动态范围控制:调整光程长度使Abs值处于0.1-1.0线性区间
温度补偿:样品恒温25±0.5℃后开始测量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波长精度:±0.5nm(双光束型)
光度范围:-0.3~3.0 Abs(需ND滤光片扩展)
杂散光指标:<0.01%T@220nm(NaI溶液法验证)
荧光分光光度计(特定浊度测量)
激发单色器带宽:1~20nm可调
PMT电压范围:50-1000V(自动增益控制)
信噪比指标:>500:1(水拉曼峰测定)
专用浊度计(在线监测型)
符合EPA 180.1标准设计
量程覆盖:0.001~4000 NTU(四量程自动切换)
流通池设计:流速≤500mL/min时无气泡干扰
*所有仪器均需通过NIST可溯源标准物质进行季度校准验证,其中分光光度计需额外完成波长准确度(Holmium Oxide滤光片)、光度线性度(中性密度滤光片组)两项性能验证。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