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固色剂及显色成分分析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树脂固色剂及显色成分分析检测是评估材料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系统阐述固色剂主成分、显色物质定量分析、有害残留物筛查等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纺织印染、涂料工业等领域应用场景。重点解析色谱法、光谱法等标准化检测方法及其仪器配置要求,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树脂固色剂及显色成分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1) 固色剂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如阳离子聚合物、交联剂等);2) 显色物质化学结构鉴定与浓度测定(含偶氮基团、金属络合物等);3) 游离甲醛、APEO等有害物质残留量检测;4) 热稳定性与耐候性测试(TGA/DSC热分析);5) pH值及固含量测定;6) 重金属元素(Pb、Cd、Hg等)迁移量测试;7) 色牢度性能评估(耐水洗、耐摩擦、耐光照)。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1) 纺织印染行业用丙烯酸系/环氧系树脂固色剂;2) 皮革加工用聚氨酯类固色材料;3) 涂料工业用显色树脂复合体系;4) 造纸行业湿强剂改性树脂;5) 电子封装材料用光固化树脂;6) 食品包装级树脂着色体系;7) 医用高分子材料染色助剂。涵盖液态、粉末及预聚体等多种物理形态样品。
检测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依据GB/T 23986-2020测定游离单体含量,采用C18反相色谱柱(4.6×250mm),乙腈-水梯度洗脱程序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参照ISO 17076:2023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筛查,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EI电离源全扫描模式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执行GB/T 33324-2016标准测定重金属元素,RF功率1550W,氦气碰撞模式消除多原子干扰
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ASTM E1252-98(2021)标准下采集4000-400cm⁻¹波段特征吸收峰
5) X射线衍射分析(XRD):采用Cu-Kα辐射源(λ=1.5406Å),扫描速率4°/min进行晶型结构表征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依据ISO 105-J03:2022建立标准曲线法测定显色物质浓度
7)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法(TGA-DSC):氮气氛围下以10℃/min升温速率测试材料热分解特性
检测仪器
1)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配备DAD检测器及ChemStation工作站
2) Thermo Scientific TSQ 9000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NIST谱库匹配度>90%
3) PerkinElmer NexION 350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出限达ppt级
4) Bruker TENSOR II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辨率0.4cm⁻¹,配备ATR附件
5) Rigaku SmartLab X射线衍射仪:配备HyPix-3000二维探测器
6) Shimadzu UV-2600i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85-900nm
7) Mettler Toledo TGA/DSC3+同步热分析仪:温度精度±0.1℃
8) Atlas Ci4000氙灯老化试验箱:符合ISO 4892-2:2013光照老化测试标准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