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成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水性油墨成分检测是确保产品环保性与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重点涵盖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金属含量、pH值及固含量等核心指标。通过标准化分析方法与精密仪器结合,可精准评估油墨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如GB38507-2020)及行业规范要求,为印刷品质量控制和环境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性油墨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总量:测定甲苯、二甲苯等12种受限物质含量
重金属元素:铅、镉、汞、铬等8种有害金属的ppm级定量分析
pH值测定:评估油墨体系酸碱稳定性(标准范围7.5-9.5)
固含量测试:通过105℃恒重法测定非挥发组分占比
黏度特性: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动态黏度(单位:mPa·s)
甲醛释放量:执行GB 31604.48-2021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标准
微生物限度:针对包装类油墨进行菌落总数及霉菌检测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应用场景:
产品类型 | 执行标准 | 关键指标限值 |
---|---|---|
食品接触级油墨 | GB 31604.52-2021 | VOCs≤5%,重金属总量≤100ppm |
儿童用品印刷油墨 | EN 71-3:2019 | 可迁移元素Pb≤13.5mg/kg |
软包装凹印油墨 | HJ 371-2018 | 苯类溶剂不得检出 |
工业标识油墨 | ISO 2846-1:2017 | 色密度偏差≤±5% |
纺织品印花油墨 | OEKO-TEX Standard 100 | 禁用偶氮染料<30mg/kg |
检测方法
VOCs测定法
依据GB/T 23986-2009标准流程:取1.0g样品置于40ml顶空瓶,经80℃平衡30分钟后,采用GC-MS联用系统进行全扫描分析(质量范围35-450amu),外标法定量。
重金属消解-ICP法
按GB/T 30647-2014要求:称取0.5g样品经微波消解(硝酸:过氧化氢=5:1),定容至50ml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各元素特征谱线强度。
pH值测定法
执行GB/T 9724-2007规范:将油墨与去离子水按1:9比例混合振荡后静置30分钟,采用经三点校准的pH计测量溶液电位值。
固含量测试法
参照GB/T 1725-2007:精确称取2g样品于铝箔皿中铺展成薄膜状,置于105℃烘箱干燥至恒重(两次称量差≤0.3mg)。
迁移性测试法
依据GB 31604.1-2015模拟物迁移试验:将固化后的油墨试样分别与3%乙酸、10%乙醇及橄榄油接触40℃/10天,测定特定物质迁移量。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型号示例:Agilent 7890B/5977B
- 分辨率:单位质量分辨
- 检出限:0.1μg/g(VOC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配置要求:四级杆碰撞反应池
- 质量范围:3~280amu
- RSD<3%(10ppb标样)
微波消解系统
- 控温精度:±1℃
- 最高压力:800psi
- 消解罐材质:TFM内衬
旋转黏度计
- 测量范围:10~2×10^6 mPa·s
- 转子系统:LV系列4#转子
- 温控精度:±0.1℃(2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波长范围:190~1100nm
- 带宽:1nm
- 杂散光<0.01%T@220nm
恒温恒湿箱
- 温度范围:0~80℃
- 湿度控制:20~95%RH
- 波动度:±0.5℃/±2%RH
微生物培养系统
- BSL-Ⅱ级生物安全柜
- CO₂培养箱(5%浓度控制)
- Millipore菌落计数仪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