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仪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9
水质检测仪是评估水体安全性的核心工具,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开展系统性分析。常规检测涵盖物理指标(浊度、电导率)、化学指标(pH值、溶解氧)、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及放射性物质四大类。本文从项目分类、适用范围、方法原理及设备选型维度进行专业解析,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合规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质检测包含四大类共32项核心指标:
物理指标组:浊度(NTU)、色度(铂钴单位)、悬浮物(SS)、电导率(μS/cm)、温度(℃)5项基础参数
化学常规组:pH值(6.5-8.5限值)、溶解氧(DO≥5mg/L)、化学需氧量(COD≤30mg/L)、生化需氧量(BOD5≤4mg/L)、氨氮(≤0.15mg/L)等12项关键参数
重金属及有机物组:铅(≤0.01mg/L)、镉(≤0.005mg/L)、六价铬(≤0.05mg/L)、挥发酚(≤0.002mg/L)等9项高风险污染物
生物与放射性组: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菌落总数(≤100CFU/mL)、总α放射性(0.5Bq/L)、总β放射性(1Bq/L)6项特殊指标
检测范围
水质检测仪适用场景按水体类型划分:
饮用水系统:市政供水管网、二次供水设施、直饮水终端等环节需执行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项检测
工业废水体系:电镀/制药/印染等行业排放水须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重点监测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
自然水体监测:江河湖泊水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实施Ⅰ-Ⅴ类水域分级评价
实验室研究用水:超纯水/试剂用水需符合GB/T 6682-2008规定的一级至三级水质要求
检测方法
主要采用五大类标准化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应用朗伯-比尔定律测定COD、氨氮等参数,波长范围覆盖200-900nm,检出限达0.01mg/L级
电化学分析法:采用复合电极测量pH/DO/ORP等参数,温度补偿精度±0.1℃,极化电压稳定性≤1mV/24h
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VOCs/SVOCs等有机物,HPLC-ICP-MS联用进行砷/汞形态分析
微生物培养法:膜过滤法配合选择性培养基完成菌落计数,培养箱控温精度±0.5℃,符合ISO 9308-1标准
放射性检测法:低本底αβ测量仪采用ZnS(Ag)+塑料闪烁体双探测器结构,最小可探测活度<0.05Bq/L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配置包含以下设备系统: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集成pH/EC/DO/Turbidity四探头模块,自动温度补偿范围0-50℃,校准周期≥168小时稳定性
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与石墨炉法双模式切换,检出限达ppb级(Cd:0.002mg/L, Pb:0.01mg/L)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质量数范围10-1050amu,扫描速率12500amu/s
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基于酶底物法的51孔定量盘设计,37℃恒温培养24小时自动判读结果
低本底αβ测量仪:符合GB/T 5750.13-2023标准要求,本底计数率α<0.005cpm/cm², β<0.1cpm/cm²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