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L1902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JISL1902是日本工业标准中针对纺织品及其他材料抗菌性能评估的规范性方法。该标准通过定量分析试样对特定菌种的抑制效果,客观评价材料的抗菌效能。检测要点包括菌种选择、接种浓度控制、培养条件标准化及抑菌率计算等关键环节,需严格遵循操作流程以确保数据可靠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JISL1902标准规定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抗菌活性值测定、抑菌率计算、杀菌效果验证三个维度。其中抗菌活性值反映试样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强度;抑菌率通过对比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菌落数量差异进行量化;杀菌效果验证则需评估材料对测试菌种的灭活能力。
试验需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两类标准菌株进行平行测试。特殊应用场景可扩展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附加菌种。每个测试批次应包含空白对照样与待测样品的同步试验。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制品及复合材料:
纤维制品: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及其复合产品
高分子材料:抗菌塑料薄膜、功能性涂层材料
卫生用品:医用敷料、防护服、过滤材料
家居产品:抗菌窗帘、床品、家具装饰面料
试样尺寸需满足直径50±2mm的圆形或等效面积方形样品。多层复合材料应保持原始结构进行测试,不得进行分层处理。
检测方法
标准试验流程包含六个阶段:
菌悬液制备:采用营养肉汤培养18-24小时的第三代菌种培养物,调整浓度至1.0×10⁵~5.0×10⁵ CFU/mL
试样预处理:在温度20±2℃、湿度65±5%环境中平衡24小时
菌液接种:使用微量移液器准确滴加0.4mL菌悬液于试样表面
培养过程:覆盖聚乙烯薄膜后置于35±1℃培养箱中保持18-24小时
洗脱回收:采用20mL生理盐水震荡洗脱1分钟
菌落计数:取1mL洗脱液接种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小时后统计CFU数量
数据处理需计算抑菌率R=(B-A)/B×100%,其中A为处理样平均菌落数,B为对照样平均菌落数。
检测仪器
仪器类别 | 技术参数 | 功能说明 |
---|---|---|
恒温恒湿箱 | 温度精度±0.5℃,湿度波动≤3%RH | 试样预处理及培养环境控制 |
生物安全柜 | 洁净度ISO 5级,风速0.3-0.5m/s | 微生物操作防护系统 |
自动菌落计数器 | 分辨率0.1mm,计数误差≤5% | 微生物定量分析 |
振荡培养箱 | 振幅25mm,频率200rpm±5% | 洗脱液均匀混合设备 |
高压灭菌器 | 工作温度121-135℃,压力0.22MPa | 培养基及器械灭菌处理 |
精密天平 | 量程200g,精度0.001g | 试样质量称量装置 |
所有仪器设备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温度传感器每季度验证一次精度;生物安全柜每年进行气流模式和洁净度测试;天平执行每日开机校准程序。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