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起球性能测试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6
织物起球性能测试是评估纺织品表面因摩擦产生毛球现象的重要质量指标。本文依据ISO12945、GB/T4802等国际及国家标准,系统阐述检测项目分类、适用材料范围、实验室常用方法及仪器设备原理。重点解析摩擦次数、压力参数设置与评级标准间的关联性,为纺织品生产企业及质检机构提供标准化操作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织物起球性能测试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检测项目:
起球等级评定:依据标准图谱进行1-5级视觉对比评估
抗起毛起球性:测定织物表面纤维断裂形成毛羽的难易程度
耐磨擦次数:记录试样出现明显起球现象前的摩擦循环次数
三维毛球分析:测量毛球数量、直径分布及投影面积占比
动态摩擦系数:监测摩擦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变化规律
相关标准体系涵盖ISO 12945-1~4系列、ASTM D3512/D3514、GB/T 4802.1-2008等国际通用规范,其中ISO 12945-2:2020新增了数字图像分析法的技术条款。
检测范围
本检测适用于以下纺织品类别的质量评估:
纤维类别:天然纤维(棉/麻/丝/毛)、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混纺面料
织物结构:机织布(平纹/斜纹/缎纹)、针织布(纬编/经编)、无纺布
加工工艺:磨毛处理面料、拉绒织物、植绒产品
终端用途:服用纺织品(外套/内衣)、家纺产品(沙发面料/床品)、产业用布(汽车内饰/箱包材料)
特殊功能性面料需注明后整理工艺参数(如抗静电处理、防水涂层等),其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检测方法
主流检测方法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类:
马丁代尔法(Martindale):依据ISO 12945-2标准,采用Lissajous图形运动轨迹,标准压力12kPa下进行2000-50000次摩擦循环
随机翻滚法(Random Tumble):按ASTM D3512规范操作,试样在衬有软木片的圆筒内自由翻转摩擦120min±5min
圆轨迹法(GB/T 4802.1)3>:使用尼龙刷和磨料对试样施加圆周运动摩擦,标准条件下进行150-600次循环
测试环境需控制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4%的恒温恒湿条件。评级时采用D65标准光源箱,观察角度45°±5°,观测距离30-50cm。
检测仪器
关键实验设备技术参数如下:
马丁代尔耐磨仪:
驱动机构:电子式伺服电机驱动系统
运动精度:轨迹偏差≤0.5mm/1000次循环
压力控制:气动加载系统(分辨率±0.1kPa)
随机翻滚起球箱: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