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7
野菊花蜜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针对理化指标、微生物安全、农药残留及真实性进行专业分析。核心检测项目包括水分含量、糖类组成、抗生素残留及花粉源鉴定等,采用色谱法、光谱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确保数据准确性,为品质控制与合规性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野菊花蜜的检测体系涵盖四大类共28项关键指标:1.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24%)、果糖与葡萄糖总量(≥60%)、蔗糖含量(≤5%)、酸度(≤40 mL/kg)、羟甲基糠醛(HMF≤40 mg/kg)及电导率(≤0.8 mS/cm);
2. 污染物指标:铅(≤1.0 mg/kg)、砷(≤0.5 mg/kg)、镉(≤0.5 mg/kg)及汞(≤0.05 mg/kg);
3. 生物活性物质:总酚酸含量(≥50 mg/kg)、黄酮类化合物(≥20 mg/kg);
4. 安全性指标:氯霉素(不得检出)、硝基呋喃代谢物(≤1.0 μg/kg)、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50 μg/kg)及转基因成分筛查。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野菊花蜜全产业链质量监控:1. 原料蜜验收阶段:验证蜜源植物纯度(野菊花花粉占比≥45%),鉴别掺假物质(糖浆、人工甜味剂);
2. 加工过程监控:热处理温度对HMF值的影响评估,过滤工艺对花粉留存率的控制;
3. 成品质量评价:包装材料迁移物(双酚A≤0.6 mg/kg)、储存期微生物增殖风险(菌落总数≤1000 CFU/g);
4. 地理标志认证:特征性微量元素指纹图谱比对(锌/硒比值范围0.8-1.2),稳定碳同位素差异值(δ13C≤-23.5‰)。
检测方法
依据GB 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及SN/T 0852-2012进出口蜂蜜检验规程:1. 水分测定采用阿贝折光仪法(GB/T 18932.1),温度补偿范围20-45℃;
2. 糖类组分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联用法(HPLC-RID),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
3. 农药残留检测执行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GC-MS/MS),定量限达0.01 mg/kg;
4. 花粉源鉴定采用显微形态学分析(ISO 17025认可方法),配合DNA条形码技术(ITS2序列扩增);
5. 抗生素筛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初筛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确证的双重验证机制。
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