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院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8
广东省科学院检测技术研究所作为综合性科研机构,依托标准化实验室与先进设备体系,聚焦材料性能、环境安全、食品健康及工业品质量等领域检测服务。其核心业务涵盖成分分析、物性测试、微生物检验及有害物质筛查等关键环节,严格遵循ISO/IEC17025体系规范执行全流程质量控制。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本机构设立六大核心检测模块:材料理化性能测试涵盖金属材料拉伸强度(GB/T 228.1)、高分子材料热变形温度(ISO 75)、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等关键指标;环境监测包含水质COD(HJ 828)、土壤重金属总量(GB/T 17141)、大气PM2.5成分谱分析等系统性评估;食品安全检测覆盖农药残留(GB 23200.121)、兽药代谢物(GB 31650)、食品添加剂合规性验证等关键控制点;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开展微生物限度检查(USP <61>)、基因毒性物质筛查(OECD 471)及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测试(ISO 10993);工业品全项检验包含电器安规测试(IEC 62368)、纺织品色牢度评定(AATCC 16)及包装材料阻隔性能验证(ASTM F1249);新能源产品专项检测涉及锂电池热失控测试(UL 1642)、光伏组件PID效应评估(IEC 62804)等新兴技术领域。
检测范围
服务网络覆盖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带:电子电器行业承接电路板离子污染度测试(IPC TM-650)、半导体器件失效分析等高端制造需求;汽车产业链提供零部件VOC释放量测定(VDA 278)、金属部件盐雾腐蚀试验(ASTM B117)等配套服务;环保工程领域支持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评估、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验证等技术需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承担监督抽检任务及企业原料入厂检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型材料表征测试与标准物质定值工作;进出口贸易领域提供REACH法规符合性验证、RoHS指令有害物质筛查等通关技术支持。
检测方法
采用国际互认的标准化方法体系:元素分析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执行痕量金属检测(检出限达ppt级);有机物鉴别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联用技术(GC-MS/MS)实现复杂基质中多残留同步测定;微观结构表征依托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进行纳米级表面形貌观测(分辨率1nm);力学性能测试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完成0.05%-100%FS精度范围内的拉伸/压缩/弯曲试验;微生物检测建立PCR实时荧光定量系统(定量精度±0.5log),配套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实现菌种快速识别;无损检测应用工业CT断层扫描技术(空间分辨率5μm)进行内部缺陷三维重构。
检测仪器
配置300余台套尖端设备:Thermo Fisher iCAP RQ ICP-MS实现75种元素同步测定(质量数范围6-260amu);Agilent 1290 Infinity II UHPLC系统具备0.1-100MPa梯度压力调控能力;MTS Landmark液压伺服试验机满足100kN动态加载测试需求;PerkinElmer STA 8000同步热分析仪可在-150°C~1500°C范围内同步测定TG-DSC数据;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配备LYNXEYE XE探测器(角度重复性±0.0001°);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测量范围达0.01-3500μm;Esco生物安全柜通过EN12469认证保障微生物实验安全;Thermo Scientific Heratherm培养箱实现±0.3°C温度均匀性控制。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