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信号分子分析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27
抗病信号分子分析检测是植物病理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技术,通过精准测定水杨酸、茉莉酸等信号分子含量及代谢产物,揭示植物免疫机制。检测要点包括样品前处理规范、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内标法定量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杨酸(SA)定量分析:采用HPLC-MS/MS检测游离态和结合态SA,线性范围0.1-1000 ng/g,RSD≤5%
茉莉酸(JA)及其前体测定:检测12-氧-植物二烯酸(OPDA)和JA-Ile共轭物,检出限0.05 pmol/g鲜重
乙烯释放速率监测:密闭气路系统采集,气相色谱FID检测器定量,精度±0.01 μL/g·h
活性氧(ROS)爆发动态: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阴离子,时间分辨率达10秒/数据点
一氧化氮(NO)荧光探针检测:DAF-FM荧光法,波长495/515nm,灵敏度10 nmol/L
病程相关蛋白PR-1表达:Western blot定量分析,抗体特异性验证Kd≤10⁻⁹ M
胼胝质沉积观测:苯胺蓝染色法,紫外显微镜定量,分辨率0.1 μm²/细胞
MAP激酶磷酸化检测:Phos-tag™电泳技术,磷酸化位点定量误差≤3%
植保素含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紫檀素、辣椒素等32种植保素
系统获得抗性(SAR)诱导验证:采用病原菌二次侵染实验,统计病斑面积减少率
气孔关闭响应测定:表皮条分析法,显微测量孔径变化精度±0.5 μm
转录因子核定位验证:荧光蛋白标记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误差≤200 nm
检测范围
模式植物材料:拟南芥叶片接种病原体后0-72小时时序样本
粮食作物抗性器官:水稻穗颈节、小麦叶鞘侵染部位显微切片
果蔬采后病害研究:番茄果实损伤区与健康组织对比样本
林木抗病育种材料:杨树溃疡病响应过程中的形成层组织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黄芩根系受尖孢镰刀菌诱导的次生代谢物
转基因植株验证:过表达NPR1基因的烟草整株信号传导分析
生物农药效果评价:芽孢杆菌制剂处理的黄瓜白粉病叶片
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菌根真菌定殖的玉米根系分泌物
抗病突变体筛选:EMS诱变群体的水杨酸积累表型鉴定
种子处理药剂测试:包衣剂处理的玉米种子萌发期防御反应
设施农业环境胁迫:连作障碍中草莓根际信号分子变化
植物疫苗作用机制:β-氨基丁酸诱导的辣椒系统抗性监测
检测标准
ISO 21427-1:2022 植物内源激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GB/T 38576-2020 植物抗病性检测中水杨酸测定的通用方法
ASTM E2997-24 植物组织活性氧化学发光检测标准指南
EN ISO 21571:2020 分子生物学检测中蛋白质印迹法规范
GB/T 40459-2021 植物免疫诱抗剂诱导抗病性评价技术规程
ISO 23977-1:2023 气孔运动观测的显微测量方法
ASTM E3138-22 植物病理学研究用转基因材料验证标准
GB/T 40047-202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
ISO 21710:2022 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中根系分泌物采集规范
GB/T 39566-2020 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田间评价技术准则
检测仪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配备电喷雾离子源,实现茉莉酸等脂溶性信号分子纳克级定量,质量精度±0.01 Da
激光共聚焦显微系统:采用GFP/RFP双通道扫描,解析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内的动态分布,Z轴分辨率0.5 μm
全自动化学发光成像仪:通过鲁米诺-HRP体系捕捉活性氧爆发时空特征,灵敏度达0.1 pg ROS/mm²
活体植物表型分析平台:集成红外热成像和高通量可见光扫描,同步监测气孔导度与叶温变化,扫描速度200盆/小时
微透析采样系统:使用1 mm半透膜探针,实现植物韧皮部伤信号分子原位收集,时间分辨率10分钟/样本
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96孔板同步检测PR基因表达,动态范围10⁹,熔解曲线分析精度±0.1℃
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配备冷柱头进样系统,检测植物挥发性信号分子(如甲基水杨酸酯),质量分辨率≥60,000 FWHM
植物逆境响应监测舱:光照强度0-2000 μmol·m⁻²·s⁻¹可调,温控范围5-45℃,实时记录乙烯释放量
超灵敏荧光酶标仪:支持384孔板紫外/可见光检测,用于NO探针动力学分析,检测限0.1 fmol
纳米离子流谱仪:毛细管电泳分离系统结合质谱检测,解析钙离子流等早期信号事件,时间分辨率50 ms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