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安全评价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30
急性毒性安全评价检测用于评估化学物质短期暴露的生物危害效应,主要关注半数致死剂量(LD50)、症状学观察和病理学终点等核心指标。该检测严格遵循GLP规范,通过啮齿类动物模型获取剂量-反应关系数据,为产品安全分级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经口LD50测定:通过灌胃给药确定半数致死剂量,剂量梯度设置5个浓度组,观察周期14天
经皮LD50试验:采用固定敷贴法,暴露时间24小时,计算皮肤吸收毒性参数
吸入LC50检测:动态染毒系统控制气溶胶浓度,接触时间4小时,测定半数致死浓度
急性眼刺激性评估:依据Draize评分标准,观察角膜浑浊度、虹膜反应等7项指标
皮肤腐蚀性测试:离体皮肤模型EPISKIN测定组织存活率,暴露时间3分钟至4小时
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法:设定5/50/300/2000mg/kg四个剂量阶梯,观察目标体征
急性毒性预试验:剂量探测试验确定正式实验范围,每组2-3只动物
神经毒性观察:FOB功能观察组合评估运动协调、反射活动等28项参数
血液生化分析: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AST、BUN等16项器官损伤标志物
病理解剖学检查:系统解剖观察13个靶器官,组织样本HE染色镜检
急性毒性分类判定:依据GHS标准划分5类危险等级
剂量-反应曲线拟合:Bliss法计算95%置信区间
检测范围
工业化学品:溶剂、树脂单体、金属加工液等原料的运输安全分级
农药原药:新活性成分登记必需的急性毒性六项测试
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合成过程中的暴露风险评价
化妆品原料:眼唇部产品成分的粘膜刺激性检测
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急性毒性筛查
纳米材料:特殊形态物质的吸入毒性评估
消毒产品:高效消毒剂腐蚀性分级
染料助剂:纺织品处理剂的经皮吸收评价
油墨颜料:印刷行业化学品的经口毒性分类
锂电池电解液:泄漏接触的紧急毒性评估
水处理药剂:市政用化学品的急性水生毒性测试
阻燃添加剂:聚合物材料燃烧产物的吸入危害分析
检测标准
OECD TG 425:急性经口毒性-上下增减剂量法
OECD TG 402:急性经皮毒性标准规程
OECD TG 403: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OECD TG 404:皮肤腐蚀/刺激试验指南
OECD TG 405: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GB/T 21604-2022 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
GB/T 21606-2022 化学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方法
GB/Z 39264-2020 神经毒性FOB测试指南
ISO 10993-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ASTM E1163-20 定量斑贴试验标准
GB 1519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GB/T 21804-2008 工业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试验方法
EPA OPPTS 870.1100 急性经口毒性联邦检测标准
检测仪器
自动灌胃系统:精确控制给药体积0.1-5ml,误差±2%,配备大鼠固定器
动态染毒装置:8通道全身暴露仓,气溶胶浓度监测范围0.1-10mg/L
多功能生理监测仪:实时记录呼吸频率、心电图、体温等生命体征参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小时400测试通量,检测肝肾功能标志物
数字化病理切片扫描系统:40倍物镜下0.25μm/像素分辨率
动物行为分析系统:红外追踪动物活动轨迹,记录刻板行为频次
离体皮肤渗透仪:Franz扩散池控温37±0.5℃,渗透面积0.64cm²
眼刺激视频记录系统:4K显微摄像记录角膜损伤动态变化
血气分析仪:检测染毒动物血氧饱和度及电解质平衡
低温生物样本库:-86℃超低温保存组织样本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