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标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1
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是专业检测的关键环节,涉及皮肤色素沉着、成分活性及安全性的标准化评估。检测要点包括黑色素含量测定、防晒系数验证、美白成分稳定性分析等,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提升消费者安全保障。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皮肤黑色素含量测定:采用光谱分析法测量表皮黑色素浓度,测量范围0~150 μg/cm²,精度±0.5 μg/cm²
皮肤亮度值(L*值)评估:使用色度计量化皮肤亮度变化,测量范围0~100 L*单位,分辨率0.1单位
酪氨酸酶抑制率检测:评估美白成分对黑色素生成酶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计算范围0%~100%,误差±2%
抗氧化活性测试:通过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美白产品抗氧化能力,IC50值测量范围0~100 μM,精度±5%
紫外线防护系数(SPF)测定:模拟日光照射验证防晒美白产品功效,SPF值范围10~50,测试波长290~400 nm
美白活性成分浓度分析:检测维生素C、熊果苷等关键成分含量,浓度测量范围0.01~100 mg/g,检出限0.001 mg/g
皮肤水分含量测试:评估产品对皮肤水合状态的影响,水分值范围0~100 AU,灵敏度±0.1 AU
皮肤pH值测定:量化皮肤表面酸碱平衡,pH测量范围3.0~9.0,分辨率0.01单位
美白效果持久性评估:跟踪美白功效维持时间,测试周期7~30天,数据点间隔24小时
皮肤斑点面积测量:通过图像分析系统量化色斑减少程度,测量精度±0.1 mm²,范围0~100 mm²
皮肤红斑抑制测试:验证产品减少炎症色素沉着的效果,红斑指数范围0~10,误差±0.2
皮肤纹理改善分析:评估美白相关皮肤光滑度,粗糙度参数Ra测量范围0~50 μm,精度±0.5 μm
检测范围
美白面膜:膜布类敷料产品,用于面部局部美白功效验证
美白精华液:高浓度精华状产品,测试快速吸收型美白成分活性
美白霜:乳霜质地日用护肤品,评估长期美白效果及保湿性能
防晒美白霜:防晒与美白结合产品,检测双重功效及光稳定性
美白洗面奶:清洁类产品,验证去除表皮色素沉积能力
美白身体乳:身体用乳液,测试大范围皮肤美白均匀性
美白精华油:油基精华产品,分析脂溶性美白成分渗透性
美白喷雾:便捷喷雾剂型,评估雾化分布及即时美白效果
美白面膜贴:片状贴敷产品,测试密闭环境中美白成分释放
美白膏霜:厚重膏体质地,验证深层皮肤美白及滋润作用
美白凝胶:透明凝胶制剂,检测水基美白成分冷却舒缓效果
美白粉底:彩妆类产品,评估遮盖色斑及持久美白功能
检测标准
依据ISO 24444:2019进行体外SPF测定验证防晒美白功效
ASTM E308-15标准指导皮肤色度测量确保亮度值准确性
GB/T 29665-2013规定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涵盖黑色素测试
ISO 10993-10:2010用于皮肤刺激及安全性风险评估
GB 7916-1987规范化妆品卫生标准确保成分无毒无害
ISO 11930:2019评估化妆品微生物稳定性预防污染
ASTM D5158-98测量美白成分抗氧化活性测试自由基清除率
GB/T 13531.3-1995规定化妆品pH值测试方法维持皮肤平衡
ISO 24442:2011针对UVA防护验证长效美白效果
GB/T 24800.8-2009规范酪氨酸酶抑制实验评估美白机制
检测仪器
皮肤色度计:测量皮肤L*值变化,量化美白亮度提升,波长范围400~700 n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美白成分浓度及抗氧化活性,光谱范围190~1100 nm,分辨率1 nm
体外皮肤模型系统:模拟人体皮肤测试美白功效,包含三维表皮模型及培养环境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美白活性成分含量,流速范围0.1~10 mL/min,检出限0.01 ppm
生物显微镜:观察皮肤细胞结构变化验证美白效果,放大倍数40~1000倍,分辨率0.2 μm
水分测试仪:量化皮肤水合状态辅助美白评估,测量范围0~999 AU,精度±0.5%
pH计:测试皮肤表面酸碱度确保美白产品兼容性,测量精度±0.01 pH单位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