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内衣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8
本文系统阐述哺乳内衣检测技术要求,涵盖物理性能、化学安全及功能特性三大维度。重点解析织物强度、有害物质限值、哺乳结构可靠性等核心指标,依据国际国内标准规范检测流程,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专业技术参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织物拉伸强度:测定面料经向纬向断裂强力,要求≥200N(GB/T 3923.1)
接缝滑移性能:评估缝合处抗位移能力,滑移量需≤6mm(ISO 13936-2)
甲醛含量检测:采用乙酰丙酮法,限量值≤20mg/kg(GB 18401)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禁用24种偶氮染料,检出限5mg/kg(GB/T 17592)
重金属迁移量:铅≤90mg/kg,镉≤100mg/kg(EN 1811模拟汗液萃取)
pH值稳定性:测试水萃取液酸碱度,范围4.0~8.5(GB/T 7573)
色牢度评级:耐汗渍≥3级,耐水洗≥4级(AATCC 15)
哺乳扣耐久性:5000次开合循环测试后功能完好(QB/T 1615)
拉伸回复率:肩带伸长30%后回复率≥90%(ASTM D2594)
透气率测定:织物空气透过量≥200mm/s(GB/T 5453)
抑菌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70%(GB/T 20944)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AS/NZS 4399)
检测范围
针织弹力面料:含氨纶混纺物,检测弹性恢复率及疲劳强度
模压罩杯材料:聚氨酯记忆棉,评估回弹性能与形变阈值
哺乳开口结构:检测磁吸扣、翻盖式等开合装置机械强度
功能性涂层:检测银离子抗菌层、吸湿排汗整理剂化学稳定性
缝合辅料:缝纫线抗拉强度≥8N,钢圈耐腐蚀500h盐雾测试
哺乳垫片:检测吸水速率(≤3秒)和蒸发速率(≥0.3g/h)
调节扣具:滑动扣件5000次疲劳测试后位移量≤2mm
印花装饰物:评估油墨重金属含量及耐唾液色牢度
防溢乳贴:高分子吸收树脂保液率≥25g/g
孕产期专用面料:检测电磁屏蔽效能(30-3000MHz频段≥20dB)
夜间哺乳款:反光材料逆反射系数≥100cd/lx/m²
检测标准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 8878-2022《棉针织内衣》物理性能指标
ISO 3758:2012《纺织品 维护标签规范》水洗尺寸变化率
EN 14682:2018《童装绳索和束带安全要求》颈部区域禁用绳带
ASTM D6322-15《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Oeko-Tex Standard 100附录4/5有害物质限量
BS EN 16781:2018《孕产妇服装安全规范》
ISO 6330:2021《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程序》
JIS L1902:2015《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10N~500N传感器,执行接缝强力与扣具耐久性测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甲醛释放量及有机挥发物,检出限0.05μg/m³
汗液萃取模拟系统:恒温37℃±1℃环境模拟人体汗液浸渍过程
旋转式摩擦色牢度仪:配置标准摩擦布,施压9N±0.2N进行干湿摩擦测试
织物透气量仪:测量压差100Pa条件下空气流量,精度±1mm/s
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波长290-400nm区间,计算UPF防护系数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定量分析铅、镉等18种重金属迁移量
恒温恒湿培养箱:维持温度37℃±1℃、湿度90%±5%进行抑菌培养
三维人体扫描系统:建立哺乳期体态模型验证产品适配度
落锤冲击试验机:测试罩杯材料抗冲击性能,锤重500g±5g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