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剂起毛剂成分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8
柔软剂与起毛剂作为纺织品后整理关键助剂,其成分安全性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及环保合规性。本文基于ISO17025标准体系,系统阐述两类助剂的常规检测项目、适用范围及分析方法要点,重点解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衍生物等核心成分的定量检测技术方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柔软剂与起毛剂的成分检测涵盖三大类指标:基础理化参数、功能性成分及限制性物质。基础理化指标包括pH值(GB/T 6368)、粘度(ASTM D445)、固含量(ISO 3251)及热稳定性(TGA分析)。功能性成分重点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有机硅聚合物(氨基硅油、聚醚改性硅氧烷)及脂肪酸酯类化合物。
限制性物质检测依据REACH法规及OEKO-TEX标准要求,包括: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残留量(检出限≤10mg/kg)、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500μg/g)、甲醛释放量(婴幼儿产品≤16mg/kg)及24种致敏芳香胺(GB/T 20388)。高风险物质需执行欧盟(EU) 2019/1021对短链氯化石蜡(SCCP)的管控要求。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四类产品形态:①水性乳液型柔软剂(固含量5-30%);②溶剂型起毛剂(异丙醇/丁酮基);③微胶囊缓释型功能整理剂;④生物基改性助剂(含天然油脂衍生物)。应用领域覆盖:
纤维素纤维制品:棉、麻及其混纺织物后整理
合成纤维制品:涤纶、锦纶起毛加工助剂
特种纺织品:医用无纺布抗菌柔软处理
工业用布:汽车内饰阻燃复合整理体系
检测方法
核心成分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经SPE固相萃取后执行LC-MS/MS分析(EPA 1694方法),定量限达0.01mg/L;有机硅氧烷通过Py-GC/MS裂解分析特征碎片离子(m/z 73,147,207);脂肪酸酯类采用HPLC-ELSD梯度洗脱法分离C16-C22链长分布。
痕量污染物检测应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全氟化合物(PFCs)使用UPLC-QTOF进行非靶向筛查(质量精度<3ppm);重金属元素按CPSC-CH-E1001-08标准进行ICP-MS多元素同步测定;甲醛衍生化后通过DNPH管采样-HPLC紫外检测器定量。
检测仪器
设备类型 | 技术参数 | 应用场景 |
---|---|---|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 质量范围m/z 50-2000 扫描速度10,000u/s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定量 |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 | 裂解温度50-800℃ TD-GC/MS联用接口 | 有机硅聚合物结构解析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检出限<0.1ppt 质量分辨率>10,000 | 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 |
全自动顶空进样系统 | 控温精度±0.1℃ 六通阀进样重复性RSD<1% | 挥发性有机物测定 |
辅助设备包含微波消解仪(密闭压力40bar)、冷冻干燥机(冷阱温度-84℃)及全自动电位滴定仪(DIN 38402标准电极),共同构建完整的样品前处理与仪器分析体系。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