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水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1
农田灌溉水检测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分析水质中的物理指标(如pH值、电导率)、化学污染物(包括氨氮、总磷等营养盐及重金属元素)以及微生物含量等关键参数,可科学评估灌溉水的适用性及潜在风险。专业机构需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如GB5084-2021)开展全流程监测,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溯源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农田灌溉水检测涵盖四大类核心指标:物理特性指标包括水温、色度、浊度、pH值及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和总氮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重金属指标重点监测铅、镉、汞、砷、铬(六价)的浓度限值;微生物学指标主要测定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存活率。
特殊污染物筛查包含石油类物质、挥发酚及氰化物等工业污染残留物。针对盐碱化风险区域需增加全盐量及钠吸附比(SAR)测定项目。
检测范围
常规监测对象包括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潜水层/承压水)、再生水(污水处理厂出水)三类水源类型。其中再生水灌溉需额外关注消毒副产物及新兴污染物。
根据农作物类型实施差异化监测:叶菜类作物重点控制硝酸盐氮含量;水稻种植区强化硫化物及铁锰元素监测;设施农业需评估氯离子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检测方法
pH值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电导率使用电极法(HJ 802-2016)完成测量。重金属元素分析优先选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7475-1987)。
有机污染物检测执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微生物学检验依据多管发酵法(HJ 347.2-2018)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组包含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量pH/溶解氧/电导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COD/氨氮)、原子荧光光谱仪(砷/汞专项分析)。精密仪器配置需涵盖离子色谱仪(阴离子定量)、微波消解系统(样品前处理)及生物安全柜(微生物实验防护)。
现场快速筛查装备包括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重金属初筛)、多通道水质毒性分析仪(生物急性毒性评估)。实验室质控设备配置超纯水机(试剂配制)、恒温培养箱(微生物培养)及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精密称量)。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