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1
大衣检测依据GB/T14272-2021《羽绒服装》等12项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开展质量评估工作。核心检测项目涵盖纤维成分分析、色牢度测试、物理机械性能检验及化学安全指标测定四大类目。重点监控甲醛含量、pH值异常及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关键风险指标。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纤维成分鉴定采用FZ/T 01057系列标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包含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及化学溶解法三重验证体系。色牢度测试涵盖耐水洗(GB/T 3921)、耐摩擦(GB/T 3920)、耐汗渍(GB/T 3922)及耐光(GB/T 8427)四项基础指标评估。
物理性能测试包含:1) 起毛起球(GB/T 4802.1-2008)采用圆轨迹法进行5000次摩擦循环;2) 接缝滑移(GB/T 13772.1)施加120N定负荷测试;3) 耐磨性(GB/T 21196)使用马丁代尔法完成5000转磨损实验;4) 撕裂强力(GB/T 3917.2)执行双舌法测定。
化学安全指标包括:1) 甲醛含量(GB/T 2912.1)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2) pH值(GB/T 7573)电极法测定;3)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GB/T 1759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4) 重金属元素(GB/T 3015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镉等8种元素。
检测范围
适用产品类别包含:羊毛/羊绒混纺大衣(含绒量≥30%)、聚酯纤维仿毛大衣、羽绒填充大衣(绒子含量≥50%)、复合面料功能性大衣四大品类。特殊品类需增加专项测试:1) 防水型大衣增加表面抗湿性(GB/T 4745)测试;2) 防静电大衣增加电荷面密度(GB/T 12703.1)测定;3) 可拆卸内胆式大衣执行附件连接强度(QB/T 1615)测试。
重点监控部位包括:领口接缝处(耐疲劳强度)、袖口边缘(耐磨指数)、内衬结合部(剥离强力)、拉链齿合区(开闭耐久性)。特殊装饰件需单独取样:金属纽扣进行镍释放量(EN 1811)测试;人造毛领执行燃烧性能(16 CFR 1610)评估。
检测方法
纤维定量分析执行GB/T 2910系列标准:1) 二组分混纺采用溶解称重法;2) 三组分及以上使用顺序溶解法;3) 动物纤维实施显微镜投影仪计数法(ISO 17751)。色牢度评级在D65标准光源箱中按GB/T 250灰色样卡进行5级制判定。
化学测试前处理流程:1) 甲醛萃取采用40℃水浴振荡60分钟;2) pH值测试样品需经三次去离子水清洗;3) 重金属检测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密闭酸解处理。仪器分析参数设置:气相色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80℃保持2min→10℃/min升至280℃);质谱扫描范围设定为m/z 50-500。
检测仪器
纤维分析系统包含:1) XD-3型纤维细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5-200μm);2) Nicolet iN10显微红外光谱仪;3) MJP-150恒温振荡萃取装置。物理性能测试设备配置:1) YG401E型平磨仪(压力12kPa±0.5kPa);2) HD026N电子织物强力机(量程5000N);3) LFY-207A自动摩擦色牢度仪。
化学分析仪器组包括:1) Agilent 7890B/5977B GC-MS联用系统;2) Thermo iCAP RQ ICP-MS;3) Metrohm 905 Titrando自动电位滴定仪。环境模拟设备含:1) Q-SUN Xe-3氙灯老化箱(辐照度0.35W/m²@340nm);2) YG631汗渍牢度烘箱(温度37℃±1℃);3) WSB-Ⅲ白度测定仪。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