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全检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2
膨化食品全检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执行,重点涵盖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及污染物控制四大核心模块。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GB1740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等文件要求,重点关注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等关键风险参数的科学测定与合规性判定。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酸价(以脂肪计)、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羰基价、氯化钠含量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计数、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测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防腐剂(山梨酸及其钾盐)、抗氧化剂(TBHQ)、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
污染物控制:铅、镉、砷等重金属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丙烯酰胺生成量;反式脂肪酸占比
标签合规性:营养成分表验证、过敏原标识完整性、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性核查
检测范围
产品类别:以谷物/薯类/豆类为原料的挤压膨化食品(如虾条、薯片)、烘焙型膨化食品(如米果)、油炸型膨化制品(如锅巴)
包装形态:充氮密封袋装产品、复合膜真空包装产品、散装称重制品
特殊类型:婴幼儿辅助膨化食品、功能性添加产品(膳食纤维强化型)、低脂/低钠宣称产品
全流程覆盖:原料验收阶段半成品抽检、生产线过程监控检验、成品出厂前批次检验
检测方法
理化分析: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一法直接干燥法;GB 5009.229-2016《酸价测定》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GB 5009.227-2016《过氧化值测定》电位滴定法
微生物检验:GB 4789.2-2016《菌落总数测定》倾注平板法;GB 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MPN法;GB 4789.10-2016《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Baird-Parker平板法
添加剂测定:GB 5009.28-2016《防腐剂液相色谱法》;GB 5009.35-2016《合成着色剂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3538-2013《抗氧化剂GC-MS联用法》
检测仪器
基础设备组: 电子分析天平(0.1mg精度)、恒温干燥箱(±1℃控温)、马弗炉(900℃耐高温)、旋转蒸发仪(真空度≤5mbar)
色谱分析组: 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I离子源)、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检测服务范围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