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沉积物检测是环境监测与地质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分析沉积物中物理、化学及生物指标数据,为环境污染评估、生态修复和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核心检测项目涵盖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粒度分布及营养盐等参数,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方法并采用精密仪器完成定量分析。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沉积物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物理特性指标:粒度分布(黏土/粉砂/砂比例)、含水率、容重、孔隙度
化学污染物指标:重金属(铅、镉、汞、砷等12项)、多环芳烃(16种优先控制物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等)、总石油烃(C10-C40)
生态特征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硫化物、氧化还原电位(Eh)
特殊项目:微塑料丰度、放射性核素(铀-238、铯-137等)、生物毒性测试
检测范围
应用领域 | 典型场景 | 执行标准 |
---|---|---|
环境监测 | 饮用水源地沉积层分析 | GB 18668-2002 |
工程建设 | 航道疏浚工程验收 | GB/T 50123-2019 |
地质研究 | 矿产资源勘探 | SY/T 5163-2018 |
农业管理 |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 HJ 25.3-2019 |
检测方法
重金属测定体系
全量消解:采用HNO3-HF-HClO4三元酸体系微波消解(参照GB 17378.5-2007)
形态分析:BCR连续提取法测定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参照ISO 14869-1)
检测手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完成ppb级痕量分析
有机物分析流程
索氏提取: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连续萃取48小时(HJ 783-2016)
净化处理:硅胶层析柱联合凝胶渗透色谱(GPC)去除干扰物质
定量检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GC-MS/MS)实现多组分同步测定
物理参数测定规范
激光粒度仪法:采用Mie散射理论计算粒径分布曲线(ISO 13320:2020)
离心沉降法:Stokes定律计算黏土组分含量(ASTM D422-63)
TOC测定:高温催化氧化法结合非色散红外检测(HJ 615-2011)
生物毒性测试方案
发光菌急性毒性试验:基于费氏弧菌发光抑制率评估综合毒性(ISO 11348-3)
底栖生物群落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计算生态风险等级
SOS/umu遗传毒性测试:检测DNA损伤诱导效应(OECD 489)
检测仪器
元素分析系统组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
有机物分析平台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QQQ)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
物理特性测试装置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
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
同步热分析仪(STA)
辅助设备系统
超净微波消解工作站
-86℃超低温保存箱
生物安全柜
.equipment-grid{display:grid;gap:20px;grid-template-columns:repeat(2,1fr)}.equipment-item{padding:15px;border:1px solid #ddd}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