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煮粉成分分析与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退煮粉作为工业清洗剂的核心原料,其成分安全性与功能性直接影响下游应用效果。本文基于GB/T26396-2011《洗涤用品化学分析方法》等行业标准,系统阐述退煮粉中表面活性剂含量、重金属残留、pH值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的检测体系,重点解析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精密仪器的联用方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退煮粉质量评价体系包含12项核心指标:
1. 主成分分析:烷基苯磺酸钠(LAS)占比(GB/T 5173)、氢氧化钠含量(GB/T 4348.1)
2. 功能性指标:去污力比值(QB/T 2117)、泡沫高度(GB/T 13173.6)
3. 安全性指标:铅/砷/汞重金属总量(GB 31604.1-2015)、游离碱度(ISO 4312)
4. 稳定性指标:热贮稳定性(40℃/28d)、pH值波动范围(GB/T 6368)
5. 杂质控制:不皂化物含量(GB/T 5535)、硫酸盐灰分(ISO 4323)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覆盖三类应用场景:
1. 纺织工业用退煮粉:包含棉纺前处理剂、化纤精练剂等液态/粉状制剂
2. 食品加工设备清洗剂:涉及CIP系统用碱性清洗粉体
3. 金属表面处理剂:包括电镀前处理用脱脂粉剂
特定样品需增加特征项目检测:食品级产品需测定菌落总数(GB 4789.2),金属处理剂需增加氯离子含量测定(GB/T 3050)。
检测方法
采用三级分析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
1. 主成分定量: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元素组成,结合两相滴定法验证表面活性剂总量
2. 痕量元素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ppb级重金属,检出限达0.01μg/g
3. 有机物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识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
4. 物性测试:旋转粘度计(ASTM D2196)测定溶液流变特性,自动电位滴定仪(DIN 38409)测定碱度
特殊项目采用专属方法:热重分析仪(TGA)测定挥发分含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相变温度。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四类精密设备:
1. 光谱分析系统:配备波长色散型XRF光谱仪(精度±0.01%)、微波消解-ICP-MS联用工作站
2. 色谱质谱联用平台:配置Waters ACQUITY UPLC-TQD系统,C18色谱柱(2.1×100mm,1.7μm)
3. 物性测试模块:包含MCR302流变仪(剪切速率0.01-1000s⁻¹)、Metrohm Titrando自动滴定系统
4. 辅助设备组:Milli-Q超纯水系统(电阻率18.2MΩ·cm)、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d=0.01mg)
关键仪器定期进行计量溯源:ICP-MS每季度使用NIST SRM 1640a标准溶液校准质谱响应因子。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