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8
手膜检测是评估产品安全性与功效性的重要环节,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对微生物、重金属、理化指标等核心项目进行系统分析。重点涵盖菌落总数、铅砷汞等有害物质限值、pH值稳定性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通过实验室精密仪器与标准化流程确保数据客观性,为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手膜产品的核心检测项目分为五大类: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菌计数、耐热大肠菌群及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筛查
重金属残留:铅、砷、汞、镉四种有害元素总量测定及可迁移量分析
理化特性:pH值范围(5.0-8.5)、游离甲醛含量、二噁烷残留量及荧光增白剂筛查
有效成分分析:尿素浓度(≥1.5%)、烟酰胺纯度(≥98%)、植物提取物活性物质定量
感官指标:膏体均匀度、贴服性测试及气味稳定性评估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标准覆盖以下产品类型:
形态分类:贴片式水凝胶手膜/涂抹式膏状手膜/可撕拉型成膜手膜
功能分类:保湿修复型/美白淡斑型/抗皱紧致型/去角质型/医用冷敷型
成分分类:含天然植物提取物(芦荟/积雪草/玫瑰)产品/含化学合成成分(水杨酸/果酸)产品/含生物发酵产物(二裂酵母/透明质酸)产品
特殊品类:儿童专用手膜(pH5.5-7.0)/孕产妇适用手膜(禁用成分筛查)/械字号医用级手膜
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依据GB/T 7918系列标准进行薄膜过滤法培养,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48小时恒温培养后菌落计数
重金属测定: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使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痕量分析
pH值测试:按GB/T 13531规定配置10%样品溶液(25±1℃),采用经校准的复合电极pH计三次平行测定取均值
有效成分定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配合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进行分离测定,色谱柱选用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
致敏原筛查: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32种欧盟限用香料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仪器
微生物实验室设备组:二级生物安全柜(ClassⅡA型)、恒温培养箱(30±1℃)、高压蒸汽灭菌锅(121℃/15psi)
光谱分析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出限≤0.01μg/kg)、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石墨炉法)
色谱工作站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保留时间重复性RSD<0.5%)、三重四极杆质谱仪(MRM模式)
理化分析设备组:数字式pH计(精度±0.01)、旋转粘度计(测量范围1-2×10^6mPa·s)、恒温水浴振荡器(控温精度±0.5℃)
辅助设备组: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d=0.00001g)、超声波清洗器(40kHz)、真空干燥箱(控温精度±1℃)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