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果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1
金丝果作为高价值经济作物,其品质安全需通过系统性检测保障。本文基于国际通用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阐述金丝果核心检测项目(包括营养成分、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指标)、覆盖全产业链的检测范围(鲜果至深加工产品)、实验室常规分析方法(色谱法/光谱法联用技术)以及配套精密仪器设备体系。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金丝果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营养成分分析
维生素C含量测定(≥200mg/100g)
总糖与还原糖比例分析(1.2-1.8:1)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5.8g/100g)
17种氨基酸组成及必需氨基酸指数
安全卫生指标
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甲胺磷≤0.01mg/kg)
拟除虫菊酯类残留(氯氰菊酯≤0.5mg/kg)
铅/镉/汞重金属总量(Pb≤0.2mg/kg)
黄曲霉毒素B1限量(≤5μg/kg)
理化特性检验
果实硬度测定(3-5kg/cm²)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Brix)
pH值范围(3.6-4.2)
过氧化值/酸价双指标控制
检测范围
覆盖金丝果全生命周期及加工链条:
原料级检测
种植土壤重金属本底值测定
灌溉水微生物污染筛查
鲜果表皮农残渗透深度分析
加工过程监控
热加工环节丙烯酰胺生成量监测
冻干工艺维生素保留率验证
包装材料迁移物测试(双酚A/塑化剂)
终端产品检验
即食果脯水分活度控制(Aw≤0.65)
果汁饮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菌落总数≤100CFU/mL)
功能性提取物标志物定量分析
检测方法
依据ISO/IEC 17025体系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
色谱分析法组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脂溶性维生素/酚类物质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挥发性农残及香气成分鉴定
离子色谱法:硝酸盐/亚硝酸盐梯度洗脱测定
光谱技术组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
近红外光谱(NIRS):快速无损糖度/酸度预测模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多元素同步筛查系统
生物检测组
实时荧光PCR:转基因成分特异性扩增检测
酶联免疫法(ELISA):黄曲霉毒素快速筛查试剂盒应用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备通过CNAS认证的仪器集群: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系统
应用场景:类胡萝卜素异构体分离定量
Thermo Fisher iCAP RQ ICP-MS联用仪
应用场景:铅同位素溯源分析
Shimadzu GCMS-QP2020 NX系统
应用场景:拟除虫菊酯代谢物鉴定
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系列pH计
应用场景:果汁酸度精确测定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