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2
牛肉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要环节,主要针对理化指标、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及掺假鉴别等核心项目进行科学分析。检测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及国际规范,通过精密仪器与标准化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为生产流通环节提供可靠的质量评估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牛肉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四大类核心指标: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7%)、蛋白质(≥18g/100g)、脂肪组成(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1×10⁶CFU/g)、大肠菌群(≤1×10²MPN/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安全指标:氯霉素(≤0.3μg/kg)、克伦特罗(不得检出)、铅(≤0.2mg/kg)
真实性鉴别:种属来源鉴定、注水肉识别(水分活度≤0.97)、重组肉判定
检测范围
覆盖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节点:
原料肉检验:屠宰后胴体pH值(5.4-5.8)、色泽L*值(36-42)等新鲜度参数
加工制品监控:调理牛排的保水剂(磷酸盐≤5g/kg)、即食产品的商业无菌验证
冷链储运验证�>:冻品中心温度(≤-18℃)、解冻失水率(≤8%)测定
进出口合规性:疫病病原体筛查(口蹄疫病毒核酸检测)、激素类生长促进剂残留分析
检测方法
技术类别 | 应用场景 | 标准依据 |
---|---|---|
实时荧光PCR | 种属成分鉴别(牛源性成分≥0.1%) | GB/T 38164-2019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β-受体激动剂多残留分析(检出限0.5μg/kg) | GB 31658.22-2022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重金属元素全谱分析(镉/汞/砷同步测定) | GB 5009.268-2016 |
低场核磁共振 | 水分分布状态及持水性评估(T₂弛豫时间图谱) | AOAC 2008.03 |
检测仪器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原理,可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组分,分辨率达0.1nmol/mL
生物毒性快速检测系统
基于发光细菌法,30分钟内完成急性毒性筛查(EC50值测定)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配备牛肉专用模型库,实现蛋白质/脂肪/水分三指标无损速测(RSD<1.5%)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集成VITEK 2 GN卡与MALDI-TOF技术,可识别400+种食源性致病菌
所有设备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确保量值溯源有效性。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