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7
榛子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要环节,涵盖营养成分分析、污染物筛查及微生物指标控制等核心内容。专业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如GB5009系列)及行业规范,通过色谱法、光谱法和微生物培养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分析。重点关注黄曲霉毒素、重金属残留及农药残留等关键风险因子,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榛子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12项核心指标:
营养成分分析:水分含量、粗蛋白(凯氏定氮法)、粗脂肪(索氏提取法)、碳水化合物(差值法)、膳食纤维(酶重量法)、灰分(灼烧法)
污染物筛查:铅/镉/汞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砷(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苯并[a]芘(HPLC-FLD)、黄曲霉毒素B1/B2/G1/G2(LC-MS/MS)
农药残留检测:有机磷类(GC-FPD)、拟除虫菊酯类(GC-ECD)、新烟碱类(UPLC-MS/MS)共68种农残化合物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GB 4789.2)、大肠菌群(MPN法)、霉菌与酵母菌计数(GB 4789.15)、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测范围
适用于全品类榛子产品及其衍生物的质量控制:
原料类别:生鲜带壳榛子、烘烤熟制榛子仁、碎粒半成品
加工制品:榛子酱、榛子油、榛子粉、巧克力夹心制品
包装形式:真空包装产品、充氮气调包装、散装称重商品
产地溯源:东北平欧杂交榛、土耳其大果榛、意大利皮埃蒙特品种
检测方法
依据现行有效标准建立分析方法体系:
理化指标测定:GB 5009.3-2016水分测定(直接干燥法)、GB 5009.5-2016蛋白质测定(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毒素检测技术:GB 5009.22-2016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层析净化-HPLC柱后衍生法
重金属分析方案:GB 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铅含量
农药多残留筛查:GB 23200.113-2018 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联用技术
微生物检验规程:GB 4789.4-2016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筛选法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四级杆质谱仪等高精度设备:
元素分析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痕量元素测定
色谱分离设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荧光检测器(FLD)
分子光谱仪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FT-NIR)实现无损快速筛查
微生物实验平台:全自动菌落计数仪(CCM)与实时荧光PCR仪(qPCR)联用系统
样品前处理装置:全自动固相萃取工作站(SPE)和高速冷冻离心机(18000rpm)
辅助设备组:微波消解仪(密闭式酸解系统)、旋转蒸发浓缩仪(真空低温浓缩)、超纯水系统(18.2MΩ·cm)
环境监控设备: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波动±0.5℃)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