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子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7
打瓜子作为常见休闲食品,其质量安全与营养指标需通过专业检测进行验证。本文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重点解析打瓜子中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关键风险因子检测要点,同时涵盖酸价、过氧化值及感官特性等品质评价指标。检测过程严格遵循GB5009系列、GB4789系列等标准方法。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打瓜子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卫生安全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限量;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物;敌敌畏、毒死蜱等56种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控制
理化特性指标:酸价(≤3mg/g)、过氧化值(≤0.25g/100g)等氧化劣变参数;水分含量(≤7%)、盐分(调味瓜子≤8%)等加工控制指标
营养组分指标:粗蛋白(≥18%)、粗脂肪(≥40%)、膳食纤维等基础营养分析;维生素E、锌、硒等特征营养素测定
感官品质指标:色泽均匀度(色差仪ΔE≤3.0)、破损率(≤5%)、空壳率(≤2%)、异味识别等物理特性评价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产品类型:
加工形态分类:原味生瓜子、烘炒瓜子、五香/奶油等调味瓜子
包装形式分类:预包装产品(袋装/罐装)、散装称重产品
原料管控分类:带壳葵花籽原料验收、半成品过程品控、成品出厂检验
特殊需求分类:有机认证产品农残筛查、出口产品合规性验证
检测方法
各项目采用标准化检测流程:
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4-2016进行沙门氏菌MPN法定性定量;按GB 4789.15-2016开展霉菌酵母菌平板计数法
重金属检测:铅镉测定采用GB 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总砷测定按GB 5009.11-2014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执行
农残筛查:参照GB 23200.113-2018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多残留分析;拟除虫菊酯类使用GB 23200.8-2016液相色谱法测定
黄曲霉毒素:按GB 5009.22-2016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进行B1/B2/G1/G2同步测定
理化分析:酸价测定执行GB 5009.229-2016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过氧化值采用GB 5009.227-2016碘量法测定
检测仪器
主要配置专业分析设备:
微生物实验室:BSC-1500IIA2生物安全柜配合MJX-250B霉菌培养箱完成微生物培养;实时荧光PCR仪用于致病菌快速筛查
重金属分析室: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石墨炉自动进样系统;AFS-9330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砷汞形态分析
色谱分析室:Agilent 8890-7000D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实现农残精准筛查;Waters ACQUITY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完成黄曲霉毒素分离检测
理化实验室:Metrohm 905 Titrando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酸价过氧化值;Sartorius MA37水分测定仪实现快速水分分析
辅助设备组:IKA A11粉碎机组处理样品前处理;CR-400色差计量化色泽参数;电子数粒仪统计破损率/空壳率等物理指标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