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模型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30
疾病模型检测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符合病理特征的实验模型,评估疾病机制及药物疗效。检测要点包括模型构建准确性、病理表型验证、分子标志物检测及药效学参数分析,需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基因型鉴定:通过PCR扩增和测序确认转基因/基因敲除模型的特异性突变位点,检测灵敏度达0.1%突变频率
病理组织学分析:采用H&E染色和特殊染色技术评估组织病变程度,分辨率达细胞亚结构水平
血液生化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CRE等32项参数,精度±3%CV
免疫细胞分型:流式细胞术定量CD4+、CD8+等12种免疫细胞亚群,检测限50细胞/μl
细胞因子谱:Luminex多因子检测技术同步分析IL-6、TNF-α等15种炎症因子,动态范围1-5000pg/ml
肿瘤体积监测:高频微型CT扫描系统进行三维重建,空间分辨率10μm
行为学评估:自主活动监测系统记录运动距离、站立次数等8项参数,采样频率100Hz
代谢组学分析:UPLC-QTOF平台检测200+小分子代谢物,质量精度<5ppm
微生物群落检测: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覆盖度>97%
药物浓度监测:LC-MS/MS定量血浆药物及其代谢物,检测限0.1ng/ml
心电图参数:无创生理遥测系统连续采集心率、QT间期等参数,精度±1bpm
组织渗透性评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血脑屏障通透性,轴向分辨率0.5μm
检测范围
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人源肿瘤组织移植至免疫缺陷鼠,用于抗癌药物筛选
基因编辑疾病模型: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遗传性疾病模型,如囊性纤维化小鼠
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评估免疫调节剂功效
神经系统疾病模型: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认知功能检测
代谢性疾病模型: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心血管疾病模型:主动脉缩束术建立的心力衰竭模型
传染病攻毒模型:流感病毒鼻腔接种评估抗病毒疗效
器官纤维化模型:化学诱导肝纤维化程度病理分级
疼痛模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
眼科疾病模型:激光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
类器官疾病模型:肠癌患者来源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测试
微生物定植模型:无菌动物菌群移植模型
检测标准
ISO 5725-6实验室能力验证标准规范
GB/T 35823-2018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AAALAC国际认证动物管理要求
OECD 452慢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
ICH S7A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指南
GB/T 39649-2020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监测
ISO 10993-6医疗器械植入试验局部效应评价
FDA 21CFR58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B/T 27818-2011化学品遗传毒性试验标准
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能力要求
PDA TR80细胞治疗产品病毒清除验证指南
EP9-A2临床检验方法比对标准
检测仪器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搭载冷CCD检测器,实现生物发光及荧光双模式检测,灵敏度0.1pMol,用于肿瘤转移原位监测
高通量测序仪:NovaSeq 6000平台通量20亿reads/run,完成全基因组突变扫描
质谱流式细胞仪:CyTOF系统检测通道>50个,实现单细胞水平蛋白组分析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配备405/488/647nm三激光器,Z轴步进精度0.1μm,用于亚细胞结构三维重建
无创血压监护仪:尾套法连续测量收缩压/舒张压,采样频率1000Hz,符合GMP规范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集成86个检测项目,日处理量2000测试,支持微量样本检测
代谢笼监测系统:同步收集摄食量、饮水量及排泄物参数,数据采集间隔1分钟
脑立体定位仪:三维移动精度±0.01mm,用于精准脑区病毒注射
显微注射系统:压电驱动微注射器,最小注射体积10nl,支持胚胎干细胞操作
组织匀浆破碎仪:变频超声破碎技术,处理温度-10℃至80℃,保持蛋白活性
低温超速离心机:最大转速150000rpm,用于外泌体分离及病毒纯化
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XF96系统实时监测耗氧率及酸化率,数据点间隔8秒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