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鉴定检测
发布时间:2025-06-30
药用植物鉴定检测是确保中药材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技术环节,涵盖物种真伪、有效成分含量、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污染等核心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国际规范,通过形态学、化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综合判定。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物种基源鉴定:通过根茎叶显微特征比对确认植物种属,切片分辨率≥10μm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检测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物质,HPLC检测限达0.01μg/mL
农药残留筛查:涵盖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386种农残,GC-MS检出限0.001mg/kg
重金属污染检测:铅砷汞镉铜五项总量控制,ICP-MS检测精度0.1ppb
微生物限度检查:需氧菌总数≤10⁴CFU/g,霉菌酵母菌≤10²CFU/g
黄曲霉毒素检测:B1/B2/G1/G2四类总量≤5μg/kg,UPLC-MS/MS定量限0.02μg/kg
二氧化硫残留量:蒸馏滴定法测定,限量≤150mg/kg
水分含量测定:减压干燥法控制范围5%-15%
浸出物检测: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15.0%
DNA条形码鉴定:ITS2序列比对准确度≥99%,覆盖3000+药用植物数据库
指纹图谱分析:建立HPLC特征峰相似度≥0.90
外源性污染物筛查:检测放射性物质铯-137/锶-90,γ能谱仪检出限10Bq/kg
检测范围
根茎类药材:人参、黄芪等地下器官的形态学鉴定与皂苷含量测定
全草类药材:薄荷、蒲公英等地上部分挥发油及黄酮成分分析
果实种子类:枸杞、五味子等多糖与有机酸成分检测
花叶类药材:金银花、银杏叶等黄酮苷与内酯类物质定量
树皮类药材:肉桂、杜仲等挥发性成分与胶质含量测定
菌藻类药材:灵芝、螺旋藻等多糖肽与藻蓝蛋白检测
矿物药材:朱砂、雄黄等砷汞形态分析及可溶性重金属检测
中药饮片:炮制后饮片的灰分控制及有效成分转移率研究
中药提取物:浸膏中溶剂残留及标志物含量标准化检测
民族药材:藏药红景天、蒙药沙棘等特色药材物种验证
濒危物种替代品:麝香、虎骨等替代材料的分子生物学鉴别
进口药材:乳香、没药等外来药材的真伪及污染物筛查
检测标准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832重金属检查法
GB/T 22244-2008 植物源性食品中黄酮醇苷的测定
ISO 20408:2017 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要求
GB 2763-2021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美国药典》USP-NF<2022> 561中药材鉴定通则
ISO 18664:2015 传统中药材重金属检测方法
GB/T 5009.34-2016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EP10.0 欧洲药典2.8.12中药材微生物限度检查
GB/T 35828-2018 中药显微鉴别图谱制作规范
JPXVII 日本药局方生药试验法通则
ISO 21703:2019 植物药材真菌毒素检测规范
GB/T 38165-2019 中药材DNA分子标记鉴定通则
检测仪器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实现农残及毒素痕量检测,质量精度±0.01Da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原位分析药材细胞壁化学成分,光谱范围4000-400cm⁻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重金属元素,检出限达ppt级
全自动显微成像系统:药材组织切片数字化分析,最大放大倍数1000×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完成DNA条形码快速鉴定,单次运行≥100样本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活性成分,色谱柱温控精度±0.1℃
冷冻研磨破碎仪:保持热敏成分活性,研磨粒径≤5μm
薄层色谱扫描仪: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分辨率127μm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微生物限度快速测定,识别速度≤3秒/皿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药材产地快速鉴别,波长范围12000-4000cm⁻¹
微波消解仪: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控温范围0-300±1℃
凝胶成像系统:DNA条形码电泳分析,像素≥800万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