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横断模型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1
本文系统阐述大鼠脊髓横断模型检测技术要点,涵盖神经功能评估、组织病理学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验证等核心检测项目。重点解析运动功能评分、胶质瘢痕定量等关键技术参数,为脊髓损伤机制研究提供标准化检测方案。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采用21分制量表评估后肢运动恢复情况,测量参数包括关节运动范围、躯干稳定性及协调性,精确记录0-21分连续性数据
胶质瘢痕面积测定:通过GFAP免疫组化染色定量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区域,计算瘢痕横截面积占比,分辨率达0.01mm²
神经元存活计数:尼氏染色计量损伤区1mm范围内存活运动神经元数量,样本切片厚度20μm,计数精度±5个细胞/mm²
轴突再生距离测量:BDA神经示踪技术检测再生轴突延伸长度,显微测量精度0.5μm,记录最大延伸距离及再生密度
炎症因子浓度检测:ELISA法测定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表达量,检测灵敏度5pg/mL,动态范围0.1-1000pg/mL
空腔体积定量:苏木精-伊红染色三维重建损伤空腔,体积计算误差≤3%,标准测量间距100μm
电生理诱发电位: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MP)振幅测量,刺激强度0.1-10V,潜伏期记录精度0.1ms
血管新生密度:CD31免疫荧光标记微血管,计算单位面积血管分支数(个/mm²),视野分辨率400×
髓鞘完整性分析:LFB染色测定脱髓鞘比例,采用灰度值阈值分割法,误差范围±2%
凋亡细胞检测: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统计凋亡指数(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100%),重复性误差≤1.5%
神经营养因子表达:Western Blot定量BDNF、NT-3蛋白表达,灰度值分析采用ImageJ软件,内参β-actin校正
机械痛阈测定:Von Frey纤毛测试后肢缩爪阈值,力值范围0.008-300g,梯度递增步长0.02g
检测范围
神经修复材料:评估生物支架材料在损伤部位的整合效果及降解周期
干细胞治疗制剂:检测移植细胞存活率、分化方向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量
药物缓释系统:分析局部给药系统在脊髓损伤区的药物释放动力学曲线
基因治疗载体:验证病毒/非病毒载体在神经组织的转染效率及靶向性
组织工程构建体:三维培养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功能检测
电刺激装置:评估硬膜外电刺激对神经传导功能的重建效果
康复干预设备:量化运动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促进作用
纳米递药系统:检测磁性纳米颗粒在损伤区域的靶向聚集效率
生物活性涂层:医用植入材料表面神经营养因子涂层的缓释特性验证
中医药复方制剂:传统方剂对胶质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检测
神经假体接口:微电极阵列与神经组织的生物相容性长期观察
光遗传学工具:光敏感通道蛋白在特定神经元中的表达效能验证
检测标准
ISO 10993-6:2016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试验——植入后局部反应评价
GB/T 16886.6-202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效应试验
ASTM F2900-12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标准指南
ISO 5725-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验证标准
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
AAALAC实验动物护理和使用认证标准
NIH脊髓损伤共性数据元素(CDE)评估标准
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技术要求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临床前研究规范
GB/T 35823-2018实验动物动物实验通用要求
检测仪器
小动物运动分析系统:捕获步态周期参数,空间分辨率0.1mm,帧频200fps,定量分析步长、步宽等12项运动学指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多层扫描厚度1μm,405-640nm多通道成像,三维重建神经突触结构
电生理记录系统:配备16通道微电极阵列,采样率40kHz,检测神经信号传导速度及动作电位幅度
组织切片扫描仪:20倍光学放大精度,单次扫描面积30mm×50mm,支持荧光/明场双模式成像
多功能酶标仪:紫外/可见光/荧光三模式检测,震荡孵育温度范围4-60℃,支持96/384孔板高通量筛查
显微操作系统:三维微操纵精度0.1μm,细胞注射容积分辨率1nL,用于干细胞精准移植
高效液相色谱仪:C18反相色谱柱,流速精度±0.001mL/min,检测神经营养因子释放浓度
实时定量PCR仪:热循环控温精度±0.1℃,支持SYBR Green/TaqMan双探针检测,Ct值测量误差±0.2
超薄切片机:样品推进分辨率10nm,制备30-100nm半薄切片用于电镜观察
电子压力测痛仪:力度传感器精度0.01g,刺激速度可调范围1-100mm/s,客观量化痛觉超敏反应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