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细菌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1
皮肤科细菌检测通过微生物学方法识别病原体,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重点包括需氧/厌氧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及致病菌定量分析,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检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生物安全规范,确保结果准确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需氧菌培养鉴定:采用血琼脂平板培养,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菌落计数灵敏度≥10² CFU/mL
厌氧菌分离检测:使用CDC厌氧血琼脂,检测痤疮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培养周期5-7天,氧浓度≤1%
β-溶血链球菌筛查:绵羊血平板溶血试验,区分A群/B群链球菌,溶血环直径≥2mm为阳性
MRSA耐药基因检测:mecA基因PCR扩增,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限50拷贝/μL
真菌镜检与培养:KOH湿片法初筛,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皮肤癣菌,温度28℃±1℃,周期14天
细菌生物膜检测:结晶紫染色法定量,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等生物膜形成能力,OD₅₉₀≥0.1为阳性
药敏试验(KB法):测量抑菌圈直径,按CLSI标准判定30种抗生素敏感性,误差范围±1mm
内毒素检测:鲎试验法定量,检测范围0.001-10EU/mL,用于烧伤创面感染评估
细菌毒素检测:ELISA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E,灵敏度1ng/mL
16S rRNA测序:V3-V4区扩增测序,鉴定难培养病原体,序列相似度≥99%
菌群多样性分析:高通量测序评估皮肤微生态,Shannon指数≥3.0为高多样性
抗菌剂效力测试:定量悬浮试验,测定洗剂/乳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log10杀灭率
检测范围
创面分泌物:手术切口、烧伤创面等渗出液,重点检测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
皮肤组织活检:病理标本的需氧/厌氧菌同步培养,适用于深部脓肿诊断
痤疮丙酸杆菌检测:毛囊皮脂腺单位采样,厌氧培养鉴定痤疮致病因子
甲癣标本:甲屑KOH溶解镜检,检测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阳性率
新生儿脓疱疮:疱液Gram染色初筛,B群链球菌分离培养确诊
医用敷料生物负载:按ISO 11737-1进行菌落总数计数,限值≤100 CFU/g
烧伤病房环境监测:物体表面采样检测MRSA污染,RODAC平板法菌落≤5 CFU/cm²
抗菌纺织品:振荡洗脱法测定大肠杆菌抑菌率,要求≥70%
皮肤消毒剂:载体定量法评估手消毒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5.0
特应性皮炎微生态:皮肤拭子宏基因组分析,评估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比例
植入器械生物膜:超声震荡法分离导管表面粘附菌,SEM电镜验证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按ISO 17516检测铜绿假单胞菌,25g样品不得检出
检测标准
ISO 11737-1:2018 医疗产品灭菌微生物学方法
CLSI M100-S33 药敏试验执行标准
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ISO 21149:2017 化妆品需氧嗜温菌计数
GB/T 39103-2020 抗真菌纺织品性能检测
ISO 20776-1:2019 临床实验室药敏试验
WS/T 812-2022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指南
ISO 18416:2015 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GB 4789.15-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计数
ASTM E2315-03 抗菌剂效力定量检测标准
ISO 20645:2004 纺织品抗菌性琼脂扩散法
WS/T 641-2018 抗酸杆菌检验规程
检测仪器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ALERT 3D,实时监测微生物代谢CO₂,阳性标本检出时间≤12h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细菌鉴定准确率≥95%,单样本检测时间5分钟
全自动药敏分析仪:VITEK 2 Compact,可同时检测20种抗生素,符合CLSI M07-A11标准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5,检测耐药基因mecA/vanA,Ct值重复性±0.3
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气流速度0.45±0.05m/s,提供ISO 5级操作环境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 900,三维重构细菌生物膜结构,Z轴分辨率0.3μm
高通量测序仪:NovaSeq 6000,16S rRNA测序通量20亿reads/run,Q30≥85%
厌氧培养工作站:Whitley DG250,氧浓度控制精度≤0.1%,温度均一性±0.5℃
全自动菌落计数器:ProtoCOL 3,计数速度400皿/小时,误差率≤2%
扫描电镜:SU8010,生物膜形貌观测,分辨率1.0nm@15kV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