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1
蛋白质组检测是一种系统分析生物样本中蛋白质表达、修饰和功能的技术,专注于高通量筛选、高灵敏度识别和准确量化。检测要点包括蛋白质鉴定、定量分析、翻译后修饰检测以及生物标志物发现,适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确保数据可靠性和重现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蛋白质鉴定:通过质谱法识别蛋白质序列和同源异构体,检测限低于0.5 fmol,准确度大于99%,覆盖度达10,000个蛋白。
蛋白质定量分析:采用同位素标记或无标记策略,测量丰度变化,动态范围10⁶,精度±5%,用于差异表达研究。
翻译后修饰检测:分析磷酸化、糖基化和乙酰化等修饰位点,灵敏度0.01%修饰水平,分辨率达单个氨基酸水平。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利用亲和纯化质谱检测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常数Kd测量范围10⁻⁹~10⁻³ M,假阳性率小于5%。
生物标志物发现:筛选疾病相关蛋白质组,丰度阈值设定为2倍变化,FDR控制低于1%,覆盖5000+蛋白指标。
蛋白质降解监测:评估泛素化和蛋白酶体活性,半衰期测量精度±10%,检测限0.1 ng/μL。
信号通路分析:量化激酶和磷酸化蛋白表达,动态响应范围5个数量级,时间分辨率1分钟。
蛋白质折叠评估:通过圆二色谱测定二级结构含量,波长范围190-250 nm,误差小于2%。
酶活性检测:测量催化速率和Km值,灵敏度0.01 U/mg,线性范围0.001-100 U/mL。
蛋白质纯度分析:使用电泳和色谱法评估杂质水平,检测限0.1%污染物,回收率大于95%。
亚细胞定位研究:结合成像技术确定蛋白质分布,空间分辨率200 nm,覆盖细胞器特异性标记。
蛋白质组数据验证:采用靶向质谱或免疫印迹交叉验证,一致性大于98%,重复性CV小于10%。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检测DNA/RNA结合蛋白,亲和力范围10⁻¹²~10⁻⁶ M,特异性高于90%。
氧化应激响应分析:量化羰基化蛋白水平,灵敏度0.05 nmol/mg,线性相关系数R²>0.99。
膜蛋白研究:分离和表征跨膜蛋白,溶解度优化达80%,检测覆盖1000+膜蛋白靶点。
检测范围
临床诊断样本:包括血清、血浆和尿液,用于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筛查。
组织提取物:如肿瘤、肝脏和脑组织,支持病理研究和药物毒性评估。
细胞培养模型:涵盖干细胞、原代细胞和细胞系,用于基因编辑和信号传导分析。
生物制药产品: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确保一致性、纯度和稳定性。
食品与营养制品:如乳制品、肉类和植物蛋白,检测营养价值和过敏原含量。
环境监测样本:包括水体和土壤微生物蛋白,评估污染响应和生态毒性。
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如转基因作物和饲料,监控蛋白质表达和食品安全性。
法医学物证:如血迹、唾液和毛发蛋白,用于身份鉴定和犯罪现场分析。
神经科学样本:如脑脊液和突触小体,研究神经退行性病变机制。
微生物培养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蛋白,应用于抗生素开发和病原检测。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检测肽类和高分子蛋白成分,评估安全性和功效。
工业酶制剂:如洗涤剂和纺织用酶,测量活性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海洋生物样本:包括藻类和鱼类蛋白,用于生态研究和资源开发。
药物代谢产物:分析血浆中药物结合蛋白,支持药代动力学建模。
运动营养品:如蛋白粉和能量棒,量化氨基酸组成和污染物水平。
检测标准
ISO 17025:2017 测试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涵盖蛋白质组数据质量和验证流程。
ASTM E2520-15 蛋白质检测和分析标准指南,规定样本处理和定量方法参数。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适用于蛋白质纯度和稳定性测试。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保检测过程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GB 5009.1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测定方法,定义凯氏定氮法替代技术。
ISO 10993-18:202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蛋白质吸附试验,评估材料兼容性。
GB/T 38165-2019 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组学分析通用规范,规定数据报告格式。
ASTM F2459-05 蛋白质相互作用测定标准方法,用于亲和力参数计算。
ISO 21572:2019 食品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蛋白质检测部分,覆盖转基因成分筛查。
GB/T 37838-2019 蛋白质组学数据验证指南,设定误差容限和统计阈值。
ISO 18184:2019 纺织品中蛋白质残留检测方法,应用于工业质量控制。
GB/T 35536-2017 生物标志物发现技术规范,定义临床样本处理流程。
ASTM E2691-16 酶活性测定标准规程,确保催化速率测量准确性。
检测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通过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实现高分辨率蛋白质鉴定和定量,质量精度小于2 ppm。
凝胶电泳系统:利用SDS-PAGE或2D电泳分离蛋白质,评估分子量和纯度,分辨率达1 kDa。
荧光成像仪:结合抗体标记技术,可视化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灵敏度0.01 pg/μL。
圆二色谱仪:测量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如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波长扫描范围190-260 nm。
离心机:用于样本制备中的细胞裂解和蛋白沉淀,转速范围100-20,000 rpm,确保均质化。
纳米粒子跟踪分析仪:表征蛋白质聚集和粒径分布,动态范围10-1000 nm,精度±5%。
微量热仪:检测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灵敏度0.1 μcal/sec。
表面等离子共振仪(SPR):实时监测蛋白质结合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测定范围10³~10⁹ M⁻¹s⁻¹。
毛细管电泳系统:用于高通量蛋白质分离,迁移时间重复性CV小于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量化蛋白质浓度,吸光度测量范围0.001-3.0 AU,误差±0.5%。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