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4
模具检测是确保模具制造质量与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涵盖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性能及功能性测试等多个维度。专业检测需依据行业标准(如ISO、GB/T),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硬度计等精密仪器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排查裂纹、变形及磨损缺陷,为模具优化与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模具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尺寸精度验证、形位公差分析、表面质量评估及材料性能测试四大类。尺寸精度需对照设计图纸测量型腔深度、孔径间距等关键参数的公差范围;形位公差涵盖平面度、圆度、垂直度等几何特征偏差的量化分析;表面质量涉及粗糙度Ra值测定、微观裂纹与划痕的目视或显微观测;材料性能测试包含硬度梯度分布(HV/HRC)、金相组织均匀性以及抗拉强度验证。
功能性测试作为补充项目需模拟实际工况条件进行验证:合模间隙通过塞尺或光学干涉法测量密封性;冷却系统效率采用热成像仪监测温度场分布;寿命评估则通过疲劳试验机模拟周期性载荷下的磨损量变化。
检测范围
模具检测适用于注塑模、压铸模、冲压模及锻造模等多种类型。注塑模重点检测型腔曲面光洁度与顶针机构配合精度;压铸模需评估耐高温涂层的附着力与热变形系数;冲压模以刃口直线度与导向部件磨损量为核心指标;锻造模则侧重型槽轮廓尺寸与表面氧化层厚度控制。
行业应用覆盖汽车制造领域的大型覆盖件模具精度复验、电子精密接插件模具的微米级尺寸抽检以及家电产品外壳模具的批量生产一致性验证。特殊场景如医疗器械模具需额外执行生物相容性残留物筛查。
检测方法
接触式测量采用三坐标测量机(CMM)对复杂曲面进行多轴联动扫描,精度可达±1.5μm;非接触式激光扫描仪适用于易变形软质材料的快速三维建模比对。表面粗糙度通过触针式轮廓仪按ISO 4288标准采集Ra/Rz参数。
内部缺陷探测使用超声波探伤仪(UT)识别气孔与夹杂物深度位置;磁粉探伤(MT)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表层裂纹可视化标记。材料硬度测试依据ASTM E10/E18标准分别执行布氏(HBW)与洛氏(HRC)压痕试验。
功能性验证中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可量化注塑熔体流动速率;X射线衍射(XRD)用于残余应力分布图谱生成。
检测仪器
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配备Renishaw探针系统与PC-DMIS软件模块化平台支持多坐标系转换功能;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具备0.02mm分辨率与每秒百万点云采集速率。
表面粗糙度仪配置金刚石触针与16bit ADC数模转换器实现0.001μm级分辨率;超声波探伤仪搭载5MHz宽频探头可穿透300mm厚钢制工件。
金相显微镜配置500万像素CMOS传感器与微分干涉对比(DIC)功能支持晶粒度评级;显微硬度计提供10gf-1kgf试验力范围并集成自动压痕对角线测量算法。
热成像仪采用640×480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实现-20℃至1500℃宽温域监测;疲劳试验机配置100kN动态载荷模块与20Hz高频循环加载能力。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