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7
工业废水安全检测是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环节,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执行。核心检测项目涵盖重金属、有机物及理化指标三大类,采用实验室分析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径。重点关注污染物浓度限值、毒性效应及排放合规性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与溯源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工业废水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28项基础指标:
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六价)、砷、镍等12项指标
有机污染物:苯系物、多环芳烃、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等9类物质
理化指标: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氮(TN)、总磷(TP)等7项基础参数
特殊行业需增加特征污染物检测: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制药废水的抗生素残留、印染废水的偶氮染料等特定指标。
检测范围
行业类别 | 典型废水类型 | 重点监测参数 |
---|---|---|
化工制造 | 有机合成废水 | VOCs、SVOCs、COD |
金属加工 | 电镀/酸洗废水 | 重金属离子、总氰化物 |
能源开采 | 油气田采出水 | 石油类、硫化物 |
纺织印染 | 染色整理废水 | 色度、苯胺类化合物 |
食品加工 | 发酵/清洗废水 | BOD5、氨氮、动植物油 |
电子制造 | 蚀刻/显影废水 | 氟化物、铜离子 |
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总磷、总氮等常规指标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HJ 670-2013)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
原子光谱法: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HJ 491-2019)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HJ 694-20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色谱分析法:有机污染物分离鉴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VOCs(HJ 639-201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多环芳烃(HJ 478-2009)
离子色谱法测定无机阴离子(HJ 84-2016)
电化学法:现场快速筛查
溶解氧电极法(HJ 506-2009)
pH复合电极测定法(GB/T 6920-1986)
检测仪器
AAS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
- 火焰/石墨炉双系统配置
- 检出限达ppb级
- 适用金属元素定量分析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多元素同步检测能力
- 线性范围跨越6个数量级
- 同位素比值测定功能
TOC总有机碳分析仪
- 高温催化氧化原理
- NDIR红外检测器
- COD当量换算模块
GC-MS联用系统
- DB-5MS毛细管色谱柱
- NIST谱库自动检索
- SIM/SCAN双模式采集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 集成pH/EC/DO传感器
- 自动温度补偿功能
- IP67防护等级设计
流动注射分析仪(FIA)
- 模块化反应单元配置
- 在线消解预处理功能
- 每小时60个样品通量
注:所有仪器设备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实验室环境应符合GB/T 27476检测实验室安全要求。
引用标准体系(示例):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ISO 5667-3:2018水质采样技术指南
US EPA Method 200.7重金属测定方法
重要提示:采样过程应严格执行HJ 493-2009标准要求,确保样品代表性。
本文件内容依据现行有效标准编制,具体实施应参照最新版本技术规范。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