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罐头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2
水产罐头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要环节,重点涵盖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食品添加剂合规性及感官特性等核心指标。专业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通过精密仪器与标准化方法对原料处理、加工工艺及成品质量进行系统性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卫生安全与营养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水产罐头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项目:
1. 微生物指标:重点监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商业无菌状态
2. 重金属残留:针对铅、镉、汞、砷等生物富集性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3. 食品添加剂:检测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甜味剂(糖精钠)、着色剂(柠檬黄)等使用合规性
4. 感官特性:包括色泽均匀度、组织形态完整性、汤汁澄清度及异味识别
5. 理化指标:涵盖固形物含量测定、pH值波动范围及过氧化值变化监测
6. 污染物残留:重点筛查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类化合物及渔药残留(硝基呋喃代谢物)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四大类水产罐头制品:
1. 鱼类制品:包括金枪鱼罐头、沙丁鱼罐头及鲭鱼制品等海水鱼类加工品
2. 贝类制品:牡蛎罐头、蛤蜊罐头及贻贝类深加工产品
3. 甲壳类制品:涵盖虾类罐头、蟹肉制品及龙虾加工品
4. 混合类制品:含两种及以上水产原料的复合型罐头产品
同时覆盖金属罐装、玻璃罐装及软包装三类包装形式的产品质量评估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1. 微生物检验: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进行培养法检测
2. 重金属分析:采用GB 5009.268-2016规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3. 添加剂测定:执行GB 5009.28-2016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量分析
4. 污染物筛查:基于GB 23200.121-2021开展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GC-MS/MS)检测
5. 理化测试:按GB/T 10786-2006进行固形物含量测定与pH值校准
6. 感官评价:组建专业评审组依据GB/T 10220-2012实施盲样测试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配置包括:
1.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用于痕量重金属元素的精确测定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配备VITEK 2 Compact进行致病菌快速鉴定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完成多元素同步扫描分析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亚硝酸盐等添加剂的快速筛查
6. 商业无菌培养系统:配置专用恒温培养箱与压力测试装置
7. 质构分析仪(TA.XT Plus):量化产品质地特性的仪器化感官评价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