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检测
发布时间:2025-07-03
骨碎补检测聚焦中药材质量安全,涵盖性状鉴别、有效成分分析、污染物控制等核心项目。依据《中国药典》及国际标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显微鉴定等技术手段,精确测定黄酮苷、水分、灰分等关键参数,确保药材真实性、纯度和安全性。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性状鉴别:通过形态、色泽、纹理等外观特征鉴定真伪,测量长度(10-30cm)、直径(0.5-1.2cm)等参数
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控制含水量,标准限度≤12.0%(g/g)
总灰分检测:高温灼烧法测定无机杂质,限量≤8.0%(g/g)
酸不溶性灰分:盐酸处理测定泥沙含量,限量≤2.0%(g/g)
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浸出物≥16.0%(g/g),醇溶性浸出物≥12.0%(g/g)
黄酮苷含量:HPLC法测定柚皮苷(C27H32O14)≥0.50%,新北美圣草苷(C27H32O15)≥0.10%
重金属检测:原子吸收法测定铅≤5.0mg/kg、镉≤0.3mg/kg、砷≤2.0mg/kg
农药残留:GC-MS法检测六六六≤0.1mg/kg、滴滴涕≤0.1mg/kg等32种农残
微生物限度:需氧菌总数≤10⁴CFU/g,霉菌酵母菌≤10²CFU/g
二氧化硫残留:蒸馏滴定法测定≤150mg/kg
指纹图谱:建立HPLC特征峰相似度≥0.90的标准图谱
薄层色谱:以柚皮苷为对照品展开鉴别荧光斑点
检测范围
槲蕨科植物骨碎补干燥根茎:主产云南、四川等地,直径0.4-1.0cm
饮片制品:包括生骨碎补、烫骨碎补等炮制规格
中成药制剂:骨碎补总黄酮胶囊、跌打丸等含骨碎补成分的成药
保健食品:骨碎补提取物类保健品,黄酮含量≥20mg/g
药材种植土壤:检测重金属及农药残留迁移量
炮制辅料:砂烫用河砂重金属含量检测
包装材料:直接接触药材的聚乙烯袋溶出物检测
提取物中间体:骨碎补醇提物相对密度1.10-1.25(60℃)
进口药材:东南亚地区骨碎补基原鉴定
代用品研究:海州骨碎补等近缘种成分比对
药材仓储环境:库房空气微生物沉降菌检测
检测标准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骨碎补项下全项检测
GB/T 22249-2008 保健食品中骨碎补总黄酮测定
ISO 18664:2015 传统中药材重金属检测通则
GB 23200.113-2018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残留测定
ISO 4833-1:2013 食品和饲料中微生物计数
GB/T 5009.34-2016 食品中二氧化硫测定
ISO 21527-1:2008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土壤检测标准
USP-NF 2023 植物药材料重金属限量标准
EP 10.0 药用植物原料微生物限度标准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置DAD检测器,测定柚皮苷等黄酮含量,波长283nm,柱温30℃
显微成像系统:100-40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毛及维管束特征,配备图像分析软件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石墨炉法检测铅、镉等重金属,检出限0.01mg/kg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B-5MS色谱柱(30m×0.25mm)筛查有机氯农药残留
微波消解仪:密闭罐消解药材样品,温度梯度控制180±5℃
恒温干燥箱:105℃±2℃烘干法测定水分,精度0.1mg
马弗炉:550℃±25℃灰化法测定总灰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总黄酮含量,波长510nm
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二氧化硫残留,精度±0.02mL
微生物培养箱:30-35℃恒温培养需氧菌,精度±0.5℃
薄层色谱扫描仪:CAMAG Scanner 3扫描薄层斑点,分辨率100μm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