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粮食加工品)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1
大米作为主要粮食加工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与市场秩序。专业检测涵盖感官指标、理化特性、污染物残留及微生物风险等核心项目。本文系统阐述大米检测的关键项目分类、适用产品范围、标准化方法及仪器配置要求,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大米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感官指标:色泽、气味、外观形态(含碎米率、杂质含量)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5.5%)、直链淀粉(籼米≥17%)、蛋白质(≥5%)、脂肪酸值(≤30mgKOH/100g)
污染物限量:铅(≤0.2mg/kg)、镉(≤0.2mg/kg)、无机砷(≤0.2mg/kg)
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敌敌畏≤0.1mg/kg)、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0.5mg/kg)
微生物指标: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10μg/kg)、菌落总数(≤1000CFU/g)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检出)、抗氧化剂(TBHQ≤200mg/kg)
检测范围
适用产品类型包括:
按品种分类:粳米(东北大米)、籼米(丝苗米)、糯米(长粒/圆粒)
按加工精度:精制米(GB1354一级)、标准米(GB1354二级)、糙米(未抛光)
特殊加工品类:富硒大米(硒含量≥0.07mg/kg)、胚芽米(留胚率≥80%)
包装规格:5kg以下小包装、25kg编织袋装、散装储运产品
储存状态:新粮(收获后12个月内)、陈粮(储存超18个月)
检测方法
水分测定:GB 5009.3-2016烘箱法(105℃恒重法)
重金属检测:GB 5009.12-2017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法测铅镉)
农药残留分析:GB 23200.113-201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MS)
黄曲霉毒素B1测定:GB 5009.22-2016免疫亲和层析净化-HPLC法
直链淀粉测定:GB/T 15683-2008分光光度法(碘显色法)
碎米率检验:GB/T 5503-2009电动筛选器法(长孔筛网分离)
检测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万分之一精度(0.0001g),用于样品称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900nm,直链淀粉测定专用
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石墨炉系统及自动进样器,重金属痕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I源+三重四极杆系统,农药多残留筛查
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反相C18柱,霉菌毒素定量分析
恒温干燥箱:温度控制精度±1℃,水分及灰分测定专用设备
电动筛选器:标准筛组配置(φ2.0mm长孔筛),碎米分级装置
近红外分析仪:快速无损检测蛋白质、水分等常规指标
此处隐藏可能存在的隐藏内容标记。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