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面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8
玉米面作为重要粮食加工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与食品工业发展。专业检测涵盖营养成分分析、污染物筛查及微生物控制三大核心领域,重点针对水分含量、重金属残留、黄曲霉毒素B1等12项关键指标实施精准监测。所有检测均依据GB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等现行规范执行。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玉米面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基础理化指标、安全卫生指标及加工特性指标三大类共18个具体参数。基础理化指标涵盖水分含量(≤14.0%)、灰分(≤1.2%)、蛋白质(≥6.5%)、脂肪(≤3.5%)及粗纤维含量测定;安全卫生指标重点监测铅(≤0.2mg/kg)、镉(≤0.1mg/kg)、汞(≤0.02mg/kg)等重金属污染,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000μg/kg)等真菌毒素残留;加工特性指标包括粒度分布(80目通过率≥98%)、糊化特性(峰值黏度≥2000cP)及色泽L*值(≥75)等关键参数。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不同加工阶段的玉米面制品:原料级初加工玉米粉需进行全项污染物筛查;预包装商品实施出厂检验需覆盖微生物限量与营养标签验证;出口产品须增加进口国特殊要求的农残项目(如欧盟EC 396/2005规定的草甘膦≤10mg/kg);功能性玉米面(如富硒产品)需验证营养强化剂添加量;仓储超过6个月的批次必须进行脂肪酸值(≤50mg/100g)与过氧化值(≤0.25g/100g)复检。特殊加工工艺产品需额外测定热处理产物(如丙烯酰胺≤750μg/kg)。检测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与AOAC国际方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案:水分测定执行GB 5009.3-2016直接干燥法;蛋白质含量依据GB 5009.5-2016凯氏定氮法;重金属检测采用GB 5009.12-201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黄曲霉毒素B1按GB 5009.22-2016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微生物检验依照GB 4789.2-2016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总数测定;粒度分析采用GB/T 5507-2008电动验粉筛法;脂肪酸值测定按GB/T 15684-2015乙醇提取法执行。针对新型污染物采用LC-MS/MS联用技术实现ppb级精准定量。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