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检测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30
抗原检测是通过特异性抗体识别目标抗原的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病原体筛查、疾病诊断及生物标志物监测。本文依据现行标准规范,系统阐述抗原检测的核心项目分类、适用样本类型、主流方法学原理及关键仪器配置要求,为实验室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提供技术参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抗原检测主要针对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开展分析:
病原微生物抗原:包括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核蛋白、新冠病毒N蛋白)、肠道病毒(轮状病毒VP6蛋白)、细菌(链球菌A群多糖抗原)等
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等
过敏原组分:尘螨Der p1蛋白、花生Ara h2蛋白等
激素类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检测范围
抗原检测适用于多种生物样本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
临床标本: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等
食品基质:肉类种源鉴定(猪/牛/鸡特异性蛋白)、乳制品过敏原残留等
环境样本:水体中致病微生物抗原监测
法医检材:人体组织特异性抗原鉴定
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SPF级监测
检测方法
主流抗原检测技术体系包括以下类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采用固相包被抗体-酶标抗体双夹心法,通过底物显色进行比色测定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利用纳米金颗粒标记抗体进行侧向层析反应,实现肉眼判读结果
荧光免疫层析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标记抗体,通过荧光读数仪进行定量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鲁米诺体系产生光信号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通过电泳分离-转膜-抗体杂交流程验证抗原特异性
检测仪器
标准化抗原检测需配置以下核心设备:
全自动酶标仪:配备450nm/630nm双波长滤光片系统,支持动力学和终点法检测模式
荧光免疫分析仪:配置485nm激发光/535nm发射光通道,灵敏度达0.1ng/mL级
化学发光测定仪:具备光子计数功能及温控孵育模块,动态范围跨越4个数量级
精密移液系统:包含多通道移液器及自动分液装置,移液精度误差≤1%
生物安全柜:HEPA过滤系统达到ISO Class5标准,保障气溶胶防护性能
恒温孵育箱:温度控制精度±0.5℃,支持37℃/56℃等多段程序设定
电泳转印系统:包含垂直电泳槽和半干式转印装置,最大负载电流400mA
实验过程需严格执行GB/T 37868-2019《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技术规范》、WS/T 420-2013《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等标准要求。质量控制应包含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弱阳性对照及标准品校准曲线建立等要素。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