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2
枇杷检测是保障果实品质与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涵盖农残分析、重金属筛查及营养成分测定等核心环节。专业实验室通过标准化方法对果实外观指标、理化特性及污染物进行系统化检验,重点监控有机磷类农药、镉铅汞等有害物质含量,同时测定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营养参数,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行业规范。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枇杷检测体系包含三大类共28项核心指标:
安全卫生指标: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乐果等12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8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
品质特征指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滴定酸度(酸碱滴定法)、果肉硬度(质构仪测试)、维生素C含量(2,6-二氯靛酚法)
加工特性指标:褐变度(色差计分析)、出汁率(离心法测定)、固液比(重量法计算)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试)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枇杷全产业链相关样本:
鲜食枇杷:按成熟度划分青果期、转色期及完熟期样品;按品种区分红沙类、白沙类及杂交改良品种
加工制品:包括罐头制品(糖水浓度检测)、果酱类(黏度与可溶性固形物测定)、冻干产品(水分活度与复水性测试)及发酵制品(乙醇含量与有机酸分析)
种植环境介质:土壤样本(重金属本底值及农残迁移量)、灌溉用水(硝酸盐与微生物指标)及大气沉降物(PM2.5附着污染物)
包装接触材料:塑料托盒(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保鲜膜(乙烯释放量)及纸箱包装(荧光增白剂残留)
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实施分级检测:
农残筛查:采用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完成58种农药多残留同步分析,检出限达0.01 mg/kg
重金属检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实现多元素同步定量,镉元素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复核
检测仪器
注:本文所述设备型号仅作技术说明用途。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