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脯检测
发布时间:2025-03-22
肉脯作为传统肉制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专业检测涵盖理化指标(水分、蛋白质、脂肪)、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致病菌)、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及污染物(重金属、亚硝酸盐)四大核心项目。本文依据GB27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等规范要求,系统解析关键检测要素与技术实施路径。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肉脯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20%)、蛋白质(≥28%)、脂肪(≤35%)、过氧化值(≤0.5g/100g)、酸价(≤4.0mg/g)等基础参数
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10⁴CFU/g)、大肠菌群(≤10CFU/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0CFU/g)等生物安全指标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残留量(≤30mg/kg)、山梨酸钾(≤0.075g/kg)、胭脂红(≤0.025g/kg)等人工合成物质控制
污染物监测:铅(≤0.2mg/kg)、镉(≤0.1mg/kg)、总砷(≤0.05mg/kg)等重金属元素及苯并芘(≤5.0μg/kg)等致癌物筛查
检测范围
现行标准覆盖三大类肉脯制品:
原料类别:猪肉脯、牛肉脯、禽肉脯及其混合制品
加工形态:传统干制肉脯、即食调味肉脯、重组肉糜型肉脯
包装形式:真空包装制品、气调包装制品、散装称重产品
特殊类型需额外关注:含胶原蛋白的仿生肉脯需增加明胶含量测定;出口产品需符合进口国农残标准如欧盟EC No 396/2005法规要求。
检测方法
检测类别 | 标准方法 | 技术要点 |
---|---|---|
水分测定 | GB 5009.3-2016 直接干燥法 | 样品粉碎至粒径≤2mm,105℃恒温干燥至恒重 |
蛋白质测定 | GB 5009.5-2016 凯氏定氮法 | 消化温度420℃±5℃,蒸馏时间5-8分钟 |
亚硝酸盐测定 | GB 5009.33-2016 分光光度法 | 显色波长538nm,检出限0.2mg/kg |
重金属检测 | GB 5009.12-201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铅元素特征波长283.3nm,灰化温度600℃ |
苯并芘测定 | GB 5009.27-2016 HPLC-FLD法 | C18色谱柱,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
检测仪器
水分快速测定仪:采用卤素灯加热技术,测量精度±0.1%
紫外分光光度计:双光束设计,波长范围190-1100nm
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石墨炉和火焰两种原子化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仪:二元高压梯度泵,柱温箱控温范围4-80℃
微生物培养系统:三级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组合装置
微波消解仪:40位高通量转子,最高温度300℃±1℃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操作严格遵循JJG系列计量检定规程。
注:本文数据引用自GB/T 23586-2009《酱卤肉制品》、SN/T 2907-2011《出口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检验方法》等现行有效标准。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