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添加剂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7
保健食品添加剂安全检测是保障产品合规性与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关键项目的限量标准与风险物质筛查要点,重点解析理化分析、色谱联用等核心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操作规范,为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保健食品添加剂安全检测涵盖功能性成分与风险物质双重维度。基础项目包括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钾)、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色素(柠檬黄、胭脂红)的定量分析;抗氧化剂(BHA、BHT)残留量测定;以及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乳化剂(单甘酯)的功能验证。
风险控制项目重点筛查非法添加物:西药成分(西布曲明、酚酞)、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兴奋剂类物质(麻黄碱)等违禁成分;同时监测重金属迁移量(铅、砷、汞)、塑化剂(DEHP、DBP)及溶剂残留(甲醇、乙酸乙酯)等污染物。
检测范围
适用对象包括片剂、胶囊、口服液、粉剂等全部保健食品形态。具体涵盖: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稳定剂的配伍分析;功能类产品中辅料与活性成分的相容性验证;代餐食品中膳食纤维改性添加剂的性能评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乳化体系的稳定性测试。
扩展监测范围涉及原料提取物纯度验证(植物甾醇结晶度)、包衣材料溶出特性(羟丙甲纤维素膜厚)、微胶囊化工艺评价(β-环糊精包埋率)等制剂工艺相关指标。
检测方法
基础理化分析采用GB 5009系列标准:电位滴定法测定酸度调节剂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剂浓度;凯氏定氮法验证蛋白质强化剂的氮含量。
痕量物质检测执行色谱联用技术:HPLC-UV/DAD用于合成色素分离鉴定;GC-MS筛查挥发性非法添加物;UPLC-QTOF实现未知风险物质非靶向筛查;ICP-MS精确测定重金属元素形态。
特殊项目采用专属方法:离子色谱法测定低聚糖聚合度;激光粒度仪分析悬浮体系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估结晶抑制剂效能;流变仪测试胶体体系触变性。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包括:Agilent 1260 Infinity II液相色谱系统(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适用于水溶性添加剂的梯度洗脱分析;Thermo Scientific ISQ 7000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定量;PerkinElmer NexION 2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实现ppb级重金属检测。
辅助设备涵盖: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 pH计(精度±0.001),用于酸碱类添加剂的离解度测定;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量范围0.01-3500μm),评估固体分散体系均匀度;TA Instruments Discovery HR-2流变仪(扭矩分辨率0.1nN·m),表征胶体流变特性。
质量控制设备包含:Sartorius Cubis II半微量天平(可读性0.01mg),确保标准品精确称量;Memmert恒温恒湿箱(控温精度±0.1℃),用于加速稳定性试验的环境模拟。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