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糖质量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5-05-07
奶糖质量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重点针对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合规性、重金属残留及理化指标进行专业分析。依据GB173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等规范,通过标准化实验室检测手段对乳脂含量、还原糖值等12项核心参数实施精准测定,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奶糖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8.0%)、还原糖(≥12%)、脂肪含量(≥8.5%)、蛋白质含量(≥2.5%)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750 CFU/g)、大肠菌群(≤30 MPN/100g)、霉菌酵母(≤50 CFU/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0.5g/kg)、二氧化硫残留(≤0.1g/kg)、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0.1g/kg)
重金属及污染物:铅(≤0.5mg/kg)、砷(≤0.5mg/kg)、镉(≤0.1mg/kg)、反式脂肪酸(≤3%)
感官指标:色泽均匀度测试、弹性系数测定(≥0.35N/mm²)、溶解速率分析(37℃/5min)
包装材料安全性:双酚A迁移量(≤0.6mg/kg)、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60mg/kg)
检测范围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以下奶糖产品类型:
按原料分类:全脂乳粉型、脱脂乳粉型、植物蛋白混合型
按形态分类:硬质奶糖(水分≤6%)、软质奶糖(水分6-8%)、夹心奶糖
按包装形式:铝箔独立包装(厚度≥12μm)、复合膜包装(透氧率≤3cm³/m²·24h·0.1MPa)
特殊品类:无蔗糖型(麦芽糖醇添加量检测)、功能性奶糖(钙强化量测定)
进出口产品:需额外检测黄曲霉毒素M1(≤0.5μg/kg)、放射性核素(铯-137≤100 Bq/kg)
检测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GB 5009.3-2016规定的减压干燥法(60℃/5kPa),配合卡尔费休法进行交叉验证
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建立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使用VRBA培养基进行大肠菌群MPN计数法测定
重金属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量(检出限0.01mg/kg),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元素
添加剂检测:建立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8种合成色素(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酸铵),色谱柱选用C18柱(5μm,250×4.6mm)
检测仪器
Agilent 7900 ICP-MS系统(分辨率0.025nm)
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压力上限15000psi)
Thermo Fisher 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仪(质量精度<3ppm)
Stable Micro Systems TA.XT Plus质构分析仪(载荷量50kg)
Sartorius MA35水分快速测定仪(精度±0.001g)
Mettler Toledo SevenExcellence pH计(精度±0.001)
Binder KB115恒温培养箱(控温精度±0.3℃)
BioMerieux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Sanyo MCO-18AIC CO₂培养箱(浓度控制±0.1%)
Testo 635-1温湿度记录仪(分辨率0.1℃/0.1%RH)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