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8
粟米检测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品质控制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系统阐述粟米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及营养成分等核心检测项目,明确原粮、加工品及进出口产品的检测范围,并解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精密仪器的应用原理与方法学验证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粟米质量安全检测涵盖三大类共18项核心指标:
1. 污染物指标: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
2. 农用化学品残留:有机磷类(敌敌畏、毒死蜱)、拟除虫菊酯类(氯氰菊酯)、氨基甲酸酯类(克百威)等42种农药
3. 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B1/B2/G1/G2、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代谢产物
4. 营养指标: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及维生素B族含量
5.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限量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以下三类粟米产品:
1. 原粮阶段:田间收获的带壳粟米籽粒及脱壳初加工产品
2. 加工制品:粟米粉、膨化粟米食品、粟米油等深加工产品
3. 进出口产品:依据欧盟(EC) No 1881/2006、美国FDA CPG 7109.19等国际贸易标准
特殊情形包含:
- 辐照处理粟米的放射性残留检测
- 转基因品系筛查(参照NY/T 672标准)
- 仓储过程产生的霉变粒分级判定
检测方法
依据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ISO 2171:2007国际标准:
1. 重金属检测: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B 5009.12)测定铅含量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多元素同步分析
2. 农药残留分析:
- QuEChERS前处理结合GC-MS/MS测定有机磷类农药
- UPLC-MS/MS法检测氨基甲酸酯类代谢产物
3. 真菌毒素检测:
- 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FLD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 ELISA试剂盒快速筛查玉米赤霉烯酮
4. 营养组分测定:
- 凯氏定氮法(GB 5009.5)测定粗蛋白含量
- 索氏抽提法(GB/T 5512)分析粗脂肪组分
检测仪器
实验室配置四级杆串联质谱系统等高端设备:
1. Agilent 7900 ICP-MS:配备碰撞反应池技术,检出限达0.01μg/kg
2. Waters Xevo TQ-S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MRM模式实现痕量物质定量
3. Thermo Fisher Vanquish UHPLC系统:配合Accucore C18色谱柱分离复杂基质
4. 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石墨炉双模式自动切换
5. Romer Labs Rapid Mycotoxin Analyzer:现场快速筛查设备满足口岸抽检需求
辅助设备包含:
- Cryogenic Mill研磨机(保持低温粉碎状态)
- Labconco冻干系统(样品预处理)
- Biotek Synergy H4酶标仪(ELISA读数)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