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锅头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8
二锅头作为传统固态法白酒的典型代表,其品质控制需通过系统性检测实现。专业检测涵盖感官指标、理化参数及安全限值三大核心维度,重点包括酒精度偏差控制、甲醇与塑化剂风险筛查、风味物质定量分析等关键项目。所有检测流程严格遵循GB/T10781.2《清香型白酒》及GB27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等强制标准要求。
注意:因业务调整,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望见谅。
检测项目
二锅头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四大类目:感官品质评价、基础理化指标测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包装标识合规性验证。
感官指标:外观澄清度通过目视法判定悬浮物与沉淀物等级;香气特征采用嗅闻法评估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的协调性;口感品评由持证评酒师按GB/T 10345标准进行盲样测试。
理化指标:酒精度偏差值控制在±1.0%vol范围内;总酸(以乙酸计)限值0.30-1.20g/L;总酯(以乙酸乙酯计)≥0.60g/L;固形物含量≤0.40g/L。
安全指标:甲醇含量严格限定≤0.6g/L;氰化物(以HCN计)≤8.0mg/L;塑化剂(DBP、DEHP等)总量≤1.0mg/kg;重金属铅≤0.5mg/kg。
标签标识:产品执行标准号标注准确性核查;原料清单完整性审查;酒精度标示误差±1%vol验证;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合规使用确认。
检测范围
二锅头质量监控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产品类型:清香型二锅头基酒与成品酒;浓香型改良产品;不同陈酿年份(3年/5年/10年)窖藏样品。
包装形式:玻璃瓶装(500ml/250ml)、陶瓷坛装(5L/10L)、PET桶装散酒等不同包装介质的迁移物检测。
生产阶段:原料高粱的农药残留初筛;发酵过程中间产物的杂醇油监控;蒸馏工序的温度-酒精度曲线验证;勾调环节的风味物质配比分析。
流通环节:市场流通产品的随机抽检;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真伪鉴别;进出口产品的国别标准符合性验证。
检测方法
感官评价法:组建5人以上专家评审组进行三点检验法测试,使用标准品酒杯在20±2℃环境进行色泽、香气、口感的三维度评分。
气相色谱法:采用DB-WAX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FID检测器测定主要酯类物质含量,载气流速1.5ml/min,程序升温50℃保持3min后以5℃/min升至200℃。
分光光度法:应用斐林试剂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邻菲罗啉显色法测定铁离子浓度;纳氏试剂比浊法检测氨基甲酸乙酯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分析塑化剂组分,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系统,定量限可达0.01mg/kg。
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谱线分别为283.3nm和228.8nm。
检测仪器
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配备顶空自动进样器HS 7697A,用于挥发性风味物质定量分析。
Thermo ISQ质谱仪:与UltiMate 3000液相色谱联用系统组成LC-MS/MS平台,执行塑化剂痕量检测。
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配置横向加热石墨炉和AS900自动进样器。
检测服务范围
1、指标检测:按国标、行标及其他规范方法检测
2、仪器共享:按仪器规范或用户提供的规范检测
3、主成分分析:对含量高的组分或你所规定的某种组分进行5~7天检测。
4,样品前处理:对产品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提取与分离,样品的鉴定以及样品的初步分析,通过逆向剖析确定原料化学名称及含量等共10个步骤;
5、深度分析:根据成分分析对采购的原料标准品做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然后给出参考工艺及原料的推荐。最后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合作客户展示

部分资质展示
